《百合花》的接受史及其文学教育功能之反思
本文选题:茹志鹃 切入点:接受史 出处:《小说评论》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1958年,茹志鹃的《百合花》相继投寄给两家文艺杂志,都被以"情感阴暗,不能发表"为由退了回来。第三次她把稿件寄给《解放军文艺》,仍不能发表,编辑把该小说转给当时较为"边缘化"的《延河》文学杂志,于同年3月发表。1958年6月,茅盾在《人民文学》发表逾万字的文章《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其中以两千多字的篇幅从人物、结构和表现手法
[Abstract]:On 1958, Ru Zhijuan's "Lily" was sent to two literary and art magazines one after another, and both were returned on the grounds of "dark feelings, unable to publish it." the third time she sent the manuscript to the PLA Literature and Art, she still could not publish it. The editor transferred the novel to the then more "marginalized" literary magazine Yanhe, which was published on March of the same year. June 1958, Mao Dun published more than ten thousand words in "people's Literature", "on recent short stories", in which more than 2,000 words from the characters,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techniques
【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娱乐化背景下高校文学经典教育的创新研究”(XJK015BGD005)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地方高校文学教学改革研究”(372)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雪伟;;陌生化崇高——《百合花》重读[J];名作欣赏;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文玲;;《百合花》的接受史及其文学教育功能之反思[J];小说评论;2017年03期
2 刘崇华;;《百合花》研究综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遇春;茹志鹃五六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心理动因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刘军;李灿;;论茹志鹃创作的焦虑——以《茹志鹃日记1947-1965》为中心[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沈凝;;读茹志鹃的《高高的白杨树》[J];读书;1960年04期
4 李关元;;评茹志鹃的近作[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5 李光元;;茹志鹃早年的生活与创作[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Z1期
6 王德勋;论茹志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J];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7 ;茹志鹃谈创新[J];语文学习;1980年10期
8 林伟平;;也谈茹志鹃的沉思——读《儿女情》[J];上海文学;1980年11期
9 施战军;茹志鹃小说与中国当代文学[J];南方文坛;2001年01期
10 今哲;著名女作家茹志鹃[J];今日浙江;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阿章;;当代“一门三学士”——新四军老战士王啸平、茹志鹃访谈录[A];文化战士天地[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叶延滨;开机关机[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一红;论茹志鹃创作的焦虑[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辰;革命与情感[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佳;女性视阈下别样的革命书写—茹志鹃小说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4 潘灯;“十七年”女性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玫;等待绽放的双性之花[D];厦门大学;2006年
6 苏艳;大时代的小夜曲[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32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3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