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金瓶梅》的道教情结及创作追求

发布时间:2018-04-01 09:40

  本文选题:《金瓶梅》 切入点:道教 出处:《东岳论丛》2017年05期


【摘要】:《金瓶梅》对晚明道教科仪、法事、经韵、宫观的细致描画,近乎"道教百科全书",而《金瓶梅》将人的欲望和宗教宿命论紧紧地栓在一起,为读者精心排演了一出平凡而动人的宗教剧。在小说呈现的陈腐的社会现实中,作者以人性作为一个切口,在充分肯定人欲、人性的基础上,又对人欲泛滥、人性之恶进行了反思与批判。《金瓶梅》空幻式的草草收尾也正体现了作者"反叛"后内心无比痛苦、孤独、彷徨和空幻的复杂心绪,从作者肯定人欲又对人的私欲泛滥进行批评的主题矛盾中,看得出作品希望人们能够在顺应天理、尊重世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去更好地完善人性的意愿,这种人生态度也有着对道教思想的最深刻体悟。
[Abstract]:Jin Ping Mei's detailed depiction of Taoism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law, sutras, and palace view is close to an "encyclopedia of Taoism," while Jin Ping Mei tightly ties people's desires with religious fatalism. Carefully rehearse an ordinary and moving religious play for the reader. In the stale social reality presented in the novel, the author takes human nature as an incision, on the basis of fully affirming human desires and human nature, and overflowing with human desires.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 is reflected and criticized. The conclusion of the empty fantasy also reflects the complex feelings of the author's inner pain, loneliness, loss and illusion after the "rebellion". From the theme contradiction of the author's affirmation of human desire and his criticism of human lust, we can see that the works hope that people can perfect their human nature better on the premise of conform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nature and respecting the objective laws of the world. This attitude to life also has the most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aoism.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I207.4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孙维才;;中国文学中的道教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J];求索;2007年03期

2 党月异;;清初戏剧与道教思想[J];学术论坛;2010年10期

3 罗争鸣;;宋金元时期道教与诗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005—2012)[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4 陈铁民;;王维与道教[J];文学遗产;1989年05期

5 张国安;道教与南齐皇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6 李连位;;道教对张九龄的影响之我见[J];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7 彭清深;;道教在唐代的兴盛及主要人物著述释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8 詹石窗;元代道教戏剧的象征性[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01期

9 李昶;道教与唐代豪侠小说[J];龙岩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10 胡传明;张彬;;道教与唐豪侠小说关系初探[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葛景春;;壶中别有日月天——李白与道教[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2 汪春泓;;论刘勰思想中的道教因素——从《异苑》两条材料谈起[A];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C];2011年

3 单长江;;《水浒传》与北宋道教[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郭尚珍;李娟;;从天罡地煞看《水浒传》的道教色彩[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育霞;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山东大学;2012年

2 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菁菁;消解与重建:《金瓶梅》与《红楼梦》道教描写比较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梦;郭璞思想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雪凝(Wang Silong);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D];西藏大学;2017年

4 段永升;唐代诗人对道家道教思想的接受[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展永福;论李白的诗歌创作与道教[D];青岛大学;2008年

6 陈溶;魏晋时期玄学、道教的交融对文学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3年

7 向阿媚;苏轼文艺美学的道教情怀[D];四川大学;2007年

8 蒋艳萍;论道教思想对嵇康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周芹;《道藏》中的元代小说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杜言;《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95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95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