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反阅读逻辑的“不均衡写作”——评吴亮的长篇小说《朝霞》

发布时间:2018-04-26 16:03

  本文选题:文学批评家 + 小说写作 ; 参考:《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4期


【摘要】:正评论一部长篇小说处女作,是不简单的。如若这位作家刚好有着深厚的文学批评功底,那么,对其小说的文学批评似乎就要格外谨慎了。评论吴亮与他的首部长篇小说《朝霞》,正是如此。长篇小说《朝霞》是中国当代文坛中少见的独特文本,也是资深文学批评家吴亮"反串"作家身份对"不均衡写作"的一种大胆尝试:以大段哲思切割小说的故事逻辑,使小说的故事情节呈现出断断续续的状态,为上下文的阅读衔接制造障碍。从整体上对
[Abstract]:It is not easy to comment on the debut of a novel. If the writer happens to have a deep literary criticism, the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of his novel seems to be extremely cautious. The commentary on Wu Liang and his first novel, Chaoxia, is just like this. The novel "Chaoxia" is a unique text rarely seen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world. It is also a bold attempt by Wu Liang, a veteran literary critic, to act as a writer in "unbalanced Writing": to cut the story logic of the novel with a lot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e story of the novel presents a state of intermittent, creating obstacles for the context of reading cohesion. On the whol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亮;走走;;“我这个小说写法就是下围棋,到处占一个子抢占实地”[J];野草;2016年03期

2 南帆;;交汇与互动:文学、历史、记忆[J];东吴学术;2015年04期

3 吴亮;李陀;杨庆祥;;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和先锋批评[J];南方文坛;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读者是不是上帝[N];人民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贵;王文静;;反阅读逻辑的“不均衡写作”——评吴亮的长篇小说《朝霞》[J];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4期

2 李保森;;乡愁的文化建构——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文化解读[J];电视研究;2017年05期

3 张中驰;;“先锋小说”的概念、内涵及其话语形态[J];文艺评论;2017年04期

4 薛红云;;先锋文学经典化与先锋批评的关系——从现代性视野出发[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02期

5 程光炜;;当代文学中的“批评圈子”[J];当代文坛;2016年03期

6 曾妍;;1985年与先锋文学的发生——以小说《冈底斯的诱惑》的发表为例[J];新文学评论;2015年01期

7 程光炜;;作家与批评家——作家六题之二[J];小说评论;2015年02期

8 吴玉杰;张枫;;1980年代中期中国小说创作理念的转型[J];小说评论;2014年03期

9 廖高会;吴德利;;20世纪80年代诗化小说叙事空间的演变[J];北方论丛;2014年02期

10 谢刚;;进化论、后现代主义与圈子批评——1980年代先锋小说批评的话语脉络及存在形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文学批评家的责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4期

2 沈顺辉;略论文学批评家的几种心理负面效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3 ;文学批评家也应深入生活[J];中国电视;1997年07期

4 武文茹,王金城;论文学批评家的灵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5 赖力行;文学批评家的素质和才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6 康长青;文学批评家学术人格的建构[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7 阎嘉;边缘与风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学批评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黎杨全;王智华;;从立法到阐释:文学批评家网络生存的困境与可能[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9 邵狄;舟斋;;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沙特[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06期

10 唐正序;文学批评家的修养[J];当代文坛;198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陈熙涵;“80后”没有文学批评家?[N];文汇报;2011年

2 ;上海文学批评家导游地图[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张哲 编译;专家共议小说的价值与“寿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张鹰;睁大眼睛看商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日;葛兰西文学批评理论对当代文学批评家的启示[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2 陆禾禾;《小妖精集市》原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06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806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a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