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异域的知音:宇文所安对杜甫《旅夜书怀》一诗的解读
本文选题:杜甫 + 宇文所安 ; 参考:《国际汉学》2017年03期
【摘要】:在中国诗歌传统中,诗歌解读被视为"尚友古人",理想的读者被称为"知音",因为他能为作品奉上一个"圆照"。杜甫正是在千载之后于大洋彼岸觅到了他的知音,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对杜甫《旅夜书怀》一诗的解读,更是不可多得的圆照。
[Abstract]:I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poetry,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 is regarded as "the ancients who are still friends", and the ideal readers are called "confidants" because he can bring a "round picture" for his works. Du Fu found his confidan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cean a thousand years later, and the American scholar Yu Wen-an 's interpretation of a poem by du Fu was even more rare.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国犹他大学(University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述卓;王瑛;;想象·虚构·诱惑——论宇文所安文论中的“中国形象”[J];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1期
2 成玮;;推敲“自我”——读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J];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03期
3 邹广胜;;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宇文所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几个基本主题[J];学术月刊;2008年09期
4 殷晓燕;;他者视野下经典作家的解构与建构——论汉学家宇文所安的经典作家观[J];兰州学刊;2013年01期
5 邹广胜;;宇文所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几个基本主题[J];文史知识;2009年01期
6 王晗;;宇文所安“第四种方法”的启示[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00期
7 蒋蓝;;作为他山之玉的宇文所安[J];青春;2013年02期
8 谷鹏飞;;新批评抑或解释学: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盛韵;;谈文学史的写法[J];延安文学;2009年04期
10 赵玫;;晓菲和宇文所安在哈佛[J];文学自由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曼春;;杜甫史诗研究[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C];2009年
2 毕宝魁;;辽海讲坛第十六讲 杜甫为何被称为“诗圣”和“诗史”[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3 吴仪凤;;杜甫与《诗经》——一个文学典律形成的考察[A];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伟棠;为什么是“晚唐”[N];东方早报;2011年
2 冯金红;宇文所安:激活中国传统的“异乡人”[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陈平原;有师自远方来[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柏桦;杜甫新形象:烂醉是生涯[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贵州安顺西秀区杨武中学 朱光远;杜甫作品的文学艺术[N];学知报;2011年
6 早报记者 田波澜;百年歌自苦,“万代”有知音[N];东方早报;2012年
7 张定浩;解构主义的招数[N];文学报;2013年
8 衡阳师范学院 阳建雄;论王船山对杜甫诗歌的批评[N];光明日报;2008年
9 早报记者 石剑峰;“他的诗是人生经历的一个心灵史”[N];东方早报;2012年
10 中国杜甫研究学会副会长、河北大学教授、博导 韩成武;诗圣光辉照后人[N];深圳特区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亮;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与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葛红;宇文所安唐诗史方法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高超;宇文所安唐诗研究及其诗学思想的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朋星;杜甫与先秦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李霜琴;杜甫两川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梁桂芳;杜甫与宋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7 姜玉芳;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8 周非非;杜甫排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鲁克兵;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孙玉霞;丁茶山与杜甫诗歌创作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思萌;论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及启示[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6年
2 郭娟;宇文所安笔下的中国故事及生成法[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3 胡恩;宇文所安的中国诗学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7年
4 计美丽;举隅法与宇文所安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李倩;论宇文所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断片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王黎黎;宇文所安盛唐“京城诗”研究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曹露;论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汉魏诗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然诺;后现代视域中的宇文所安的唐文学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付晓妮;论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解读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易霞;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思想的诠释之再诠释[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57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5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