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与中国传统文明
[Abstract]:The discovery of cannibalism in the Diary of Mad Man is an important awakening of Chinese modern rational spirit. Paradoxically, it is also an awakening expressed in delirium and hyperbole. As a result, modern people's 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and a series of "cannibalism" storie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complicated political /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 distinguish this is not only to argue for the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but also to clear the obstacle for the contemporary concept. Only if we do not overplay its significance can we maintain a sober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tradition and avoid deliberately or unintentionally obscuring the difficulties of improving some more realistic ideas / systems by passing the blame too much.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论”[HNSK(YB)15-112]的阶段成果之一
【分类号】:I2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凤燕;《狂人日记》的叙事智慧[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史志谨;论《狂人日记》的艺术创新[J];唐都学刊;2004年05期
3 孙庆君;;《狂人日记》中狂人内心世界的探究[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陈光明;;《狂人日记》里的狂人形象[J];文学教育(下);2007年02期
5 邹世明;;新时期《狂人日记》比较研究综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张亭亭;;从话题同一的角度解读《狂人日记》的连贯性[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李音;;《狂人日记》“反封建”阐释考[J];名作欣赏;2009年08期
8 张昭兵;;新时期以来的《狂人日记》研究述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朱林;;两部《狂人日记》在叙事学上的比较阐释[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5期
10 于晓凌;;从表达到接受的双向认知——浅论《狂人日记》中的预设[J];武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铁秀;;《狂人日记》的象征之谜[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相浦杲;胡金定;;日记文学《莎菲女士的日记》与《狂人日记》《腐蚀》的异同[A];丁玲与中国新文学——丁玲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专集[C];1986年
3 许祖华;;道德理想——鲁迅《狂人日记》的未解之结[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汪卫东;;无声的呐喊:《狂人日记》象征格式新探[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5 陈光武;;潘金莲何罪之有——也论潘金莲[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邱雪松;;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的关系演变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王文英;;一个城市与文学的关系——上海的现代文学(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圣;;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王卫平;;现代文学经典的厘定与当代文化建设[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哈迎飞;;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当代语文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建德;走出狂人的铁屋[N];东方早报;2011年
2 李国文;新世纪的文学期待[N];文艺报;2001年
3 赵增辉;警惕狂人之危险[N];组织人事报;2013年
4 韩国釜山市东西大学汉语系教授、孔子学院院长 中国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金彦河;从“真的人”到“真的爱国者”[N];文艺报;2013年
5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吴翔宇;在文化语境中考察鲁迅形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余三定;“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N];文艺报;2012年
7 袁盛勇;“中国现代文学”:命定会受到质疑[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杨阳 王泽龙;评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N];光明日报;2010年
9 刘保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反思“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祝晓风;2005,见证文学研究“史料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林非;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群;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3 赖斯捷;近现代湖南报刊与现代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启立;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翼;论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D];浙江大学;2009年
7 张德明;现代与反现代张力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4年
8 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武汉大学;2004年
9 杨爱芹;《益世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海童飞;阐释与方法:日本的鲁迅《狂人日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孙庆君;《狂人日记》的深层意蕴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静;《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意识流小说[D];青岛大学;2010年
4 金雪梅;鲁迅《狂人日记》与李光洙《无情》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祝华轶;疯癫的隐喻[D];暨南大学;2015年
6 谭霜;中国现代文学的后花园书写[D];西南大学;2015年
7 柳鹏飞;国家意识的构建与文学的自觉[D];新疆大学;2015年
8 李晨阳;身体话语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研究(1928—1937)[D];辽宁大学;2015年
9 乌日罕;想象的“邻邦”:现代文学中的苏俄书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戴怡;现代文学中的启蒙者、革命者和自由者[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80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18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