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的告别——重读《孤独者》与《颓败线的颤动》
[Abstract]: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nely in the past often sums up Lu Xun's unique philosophy of resistance as the enlightenment eli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ecution of the "first perceiver" by the "mediocre", but neglects him as an individual with real life temperature. The plight of loneliness in the most concrete sense of existence. As he wrote in "the Tower of Ivory", transla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ace of life problems, sitting and lying, often in the mind, and worry about their hearts." Therefore, literature and art can not only be said in a leisurely manner, which is boun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xistenc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林敏洁;;增田涉注译本《呐喊》《彷徨》研究新路径——兼论《伤逝》与《孤独者》的关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11期
2 代田智明;李明军;;危机的葬送——鲁迅《孤独者》论[J];上海鲁迅研究;2011年04期
3 葛涛;;许广平与电影《鲁迅传》的创作——兼谈许广平的三则佚文[J];新文学史料;2009年04期
4 安文军;;病、爱、生计及其他——《孤独者》与《伤逝》的并置阅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06期
5 李允经;向旧我告别──《孤独者》新说[J];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06期
6 胡风;;鲁迅先生[J];新文学史料;1993年01期
7 俞芳;周建人是怎样离开八道湾的?[J];鲁迅研究动态;1987年08期
8 周建人;;鲁迅和周作人[J];新文学史料;198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伟;;影的告别——重读《孤独者》与《颓败线的颤动》[J];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02期
2 符杰祥;;“写在边缘”——鲁迅及中国新文学手稿研究的理论与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01期
3 宋剑华;买琳芳;;历史不能臆说——也谈周氏兄弟的“失和”原因[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4 姜肖;;论晚年鲁迅与后期左联青年的矛盾——以鲁迅书信为中心(1935—1936)[J];文学研究;2016年01期
5 彭冠龙;;树欲静而风不止——从1936年鲁迅的处境与心态看《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事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9期
6 葛飞;;鲁迅书简的披露过程[J];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04期
7 许敏;;孤独是孤独者的旗帜——浅析鲁迅的《孤独者》[J];名作欣赏;2016年08期
8 刘中文;;周作人对陶渊明诗文的接受[J];天中学刊;2016年01期
9 赵歌东;;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两个问题[J];东岳论丛;2016年02期
10 钱文亮;;鲁迅、胡风与林语堂[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钱亚玲;;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另类”叙事——《孤独者》与《伤逝》的另一种并置阅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04期
2 陈烨;杜国景;;双重孤独的纽带——魏连殳之缺席婚恋浅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安文军;;病、爱、生计及其他——《孤独者》与《伤逝》的并置阅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06期
4 甘智钢;;鲁迅日常生活考证 鲁迅借贷情况考[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8期
5 花登正宏;解泽春;;鲁迅的经济生活[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5期
6 郜元宝;从舍身到身受——略谈鲁迅著作的身体语言[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4期
7 泉彪之助,宋扬 ,靳丛林;鲁迅日记中的医疗 第一报 基础讨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1期
8 郑虹;无法拯救的困境——由《伤逝》引出的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胡风;;鲁迅先生[J];新文学史料;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磊;在孤独中寻求成功[J];思维与智慧;2003年07期
2 ;色世界[J];跨世纪(时文博览);2011年01期
3 宁子;两个孤独者[J];文谭;1983年06期
4 方化yN;灵魂的“放逐”──“五四”小说中“孤独者”形象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5 张建新;;品味孤独[J];当代矿工;2014年04期
6 郝福利;孤独之美[J];散文诗;2005年Z1期
7 白鸟;;孤独者(外四首)[J];山东文学;2006年04期
8 小庄;;孤独者,向高行而不止[J];科学世界;2007年05期
9 陆承;;孤独者的歌唱[J];岁月(燕赵诗刊);2008年04期
10 周鸣;;孤独者[J];诗选刊(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金慈恩;;孤独者的诉说——李小洛诗歌读后感[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鹏飞;;近十年《孤独者》的叙事研究[A];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褚连波;;圣坛下的牺牲——鲁迅笔下的孤独者生成探析[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贾广惠;;孤独知己——试论瞿秋白与鲁迅的交往[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七辑)[C];2013年
6 卢秋红;;“人类的光线,在暗”——李小洛诗歌的超性别写作[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增新;没有谁是不孤独的[N];中国邮政报;2003年
2 沈苇;孤独是孤独者的宗教[N];文学报;2013年
3 贺绍俊;理想 孤独 美丽[N];文艺报;2012年
4 王亚昕;雯子《老鼠的盛宴》 孤独者的狂欢,悲哀者的盛宴[N];文艺报;2010年
5 非雪;孤独而快乐的心灵之旅[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周明全;坚守土地尊严的孤独者[N];文艺报;2013年
7 晓宁;孤独者的灵魂自审[N];辽宁日报;2008年
8 高平;感悟与忧患的诉说[N];甘肃日报;2003年
9 王明辉;排遣那难以排遣的孤独[N];团结报;2003年
10 朱航满;难以放逐的青春孤独[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玲;孤独中的守望[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莹;1990年代女作家的孤独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3 姚丽晶;以血代墨的书写[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4 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D];吉林大学;2011年
5 包玲慧;论李锐小说的孤独书写[D];扬州大学;2014年
6 沙秀娟;在孤独中行走——李锐论[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永岭;穿越虚无的孤独之旅[D];南昌大学;2007年
8 赵瑾;于孤独中体验美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琛;叛逆者·孤独者·零余者——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三类知识者形象[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晓旋;抗争与救赎的孤独书写[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98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39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