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认同与前期《诗刊》的发展
[Abstract]: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literature cannot be completely alienat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the times. When the poem was founded, the editor should have understood this very well.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Poetry Journal", the editors made contact with the party and state leaders, Mao Zedong, Zhou Enlai, Zhu De, Chen Yi, through various effective channels, and received their attention, concern and support in many aspects. It has obtained abundant thought, art and material resources, so that the publication can develop smoothly and have a wide influence among reader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基金】:作者主持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新诗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15BZW1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继云;;80年代《诗刊》对台湾诗歌的推介评议[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5期
2 陈宗俊;;在“言说”与“沉默”之间——《诗刊》(1957—1964)“编者按”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一本只说真话的期刊——《诗刊》[J];中华诗词;2013年11期
4 王尧;;《诗刊》经纬[J];美文;2006年04期
5 方健荣;;春天的《诗刊》[J];诗刊;2006年08期
6 查干;;我在《诗刊》发表的第一首诗[J];诗刊;2006年08期
7 杨人伟;;我和《诗刊》的情愫[J];诗刊;2006年21期
8 吕进;;祝福《诗刊》[J];诗刊;2006年21期
9 安琪;;我在《诗刊》发表的第一首诗[J];诗刊;2006年02期
10 白婉清;;难忘在《诗刊》的日子[J];诗刊;2006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弘;;《诗刊》:诗人恩怨催人老[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2 王晓峰;;有关春天的故事——细读宋晓杰的组诗《时间的玫瑰,醒来……》《荒野的孩子》[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开晋;;深秋里的春花——读屠岸的诗[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滴扶;;千年之后的某个早晨[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希全 付小悦;《诗刊》创刊5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N];光明日报;2007年
2 井宣;《诗刊》创刊五十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N];文艺报;2007年
3 诗闻;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诗刊》推出专号[N];文艺报;2008年
4 霍俊明;由《诗刊》“2011年度诗选”说开去[N];文艺报;2011年
5 武翩翩;诗歌界人士纪念《诗刊》创刊50周年[N];文艺报;2006年
6 肖荃;请尊重历史的真实[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吴小曼 刘福春;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记忆[N];财经时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2424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42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