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视野下的王符《潜夫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学视野下的王符《潜夫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潜夫论》是本篇论文所要研究的主体,重点研究在东汉社会历史的大坐标系中,王符这样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渊薮,以及对其《潜夫论》创作的影响,并探讨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艺术特色。本论文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王符的生平、家世和游学交友经历,以及对《潜夫论》的创作进行概述,包括创作背景和内容特征两方面的内容,这也为后文介绍王符文学思想的渊源进行了铺垫;第二章则主要分析论述《潜夫论》的文艺思想,通过对王符思想渊源的分析,达到对他文学观的梳理研究;第三章主要从接受美学、比较学的角度,围绕《潜夫论》作为政论散文巨著的地位,来探讨它的散文艺术和魅力。本论文通过肯定《潜夫论》在思想内容上,所具备的社会功能、情感表达功能以及文本阐释的差异性;肯定其在创作实践方面的质朴踏实,不事雕琢,文采斐然,平中见奇,以实现对于王符《潜夫论》的文学研究,论证其在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王符 潜夫论 文学思想 艺术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一、王符生平及《潜夫论》创作概述12-22
- (一) 王符的生平12-16
- 1. 生卒时间12-13
- 2. “庶孽”“处士”的地位13-15
- 3. 交友游学的经历15-16
- (二) 《潜夫论》的创作时间及版本16-17
- (三) 《潜夫论》的创作背景17-20
- 1. 时代背景17-19
- 2. 个人身世19-20
- (四) 《潜夫论》的内容特征20-22
- 二、《潜夫论》文艺思想分析22-37
- (一) 《潜夫论》的文艺思想渊源22-28
- 1. “儒学”、“百家”之兼容22-25
- 2. “异端”“正统”之斗争25-26
- 3. “今学”“古学”之融合26-28
- (二) 《潜夫论》的文学观念28-37
- 1. 发愤立言29-32
- 2. 崇用尚实32-35
- 3. 文以传情35-36
- 4. “辞达而已”36-37
- 三、《潜夫论》的散文艺术37-44
- (一) 《潜夫论》的修辞特点37-39
- 1. 巧用比喻,阐述观点37-38
- 2. 运用排比,抒发情感38-39
- 3. 结构紧密,条理性强39
- (二) 《潜夫论》的文风特点39-44
- 1. 质朴踏实40-41
- 2. 含蓄典雅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刚;先秦散文发展史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 王燕;;东汉中后期士人新风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4期
3 常文昌;《潜夫论》的研究格局、历史定位与现代诠释——王符研究述略[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刘文英;《潜夫论》校读札记[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5 戴建业;李晓敏;;论王符对汉代经学散文风格的突破[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6 蒋泽枫;;论王符《潜夫论》的成书时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年01期
7 阮忠;两汉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闵泽平;;汉代政论文的主题演进与风格嬗变[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2期
9 王锐;;论东汉末期社会批判思想的特点[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1期
10 刘文英;《潜夫论》与汉代经学[J];孔子研究;199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敏;王符《潜夫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蒋泽枫;王符《潜夫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静欣;王符《潜夫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文学视野下的王符《潜夫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