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
发布时间:2021-03-11 22:02
郜元宝最近重新提出并解释了"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这个老问题,他认为鲁迅后期弃写小说乃是基于现实考虑的不为而非不能,进而由此反思了小说"一超独霸"的现象。与郜文在鲁迅的小说之外找寻鲁迅不再写小说的原因不同,本文围绕鲁迅小说的特征与限度来重新考察其不再或不能多写的原因,认为由于鲁迅难以展布广阔翔实的背景、难以突破讽刺艺术的限度并解决相应的结构难题,也由于常用来经营短篇小说的文章笔法同样有其限度,鲁迅不能顺利地写出长篇小说。又由于回忆取材的局限、不善写都市题材的短处以及对宁少毋滥原则的坚守,也由于新的历史形势和文学潮流的规约,以及对杂文写作的日益自信和依赖,鲁迅后期弃写小说在所难免。应该说,鲁迅不多写或不再写既是因为不为也是因为不能,在这不能与不为之间,显示着他的文学理念、小说的特质以及写作限度等重要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文章目录】:
一老问题的再提出
二诗化特征与背景的制约
三文章笔法与讽刺的限度
四回忆取材及其得失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J]. 郜元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6)
[2]鲁迅译《死魂灵》述略[J]. 黄乔生. 鲁迅研究月刊. 2016(09)
[3]鲁迅与果戈理遗产的几个问题[J]. 孙郁. 文学评论. 2013(03)
[4]析《伤逝》的反讽性质[J]. 李今. 文学评论. 2010(02)
[5]长安的失落与重建——以鲁迅的旅行及写作为中心[J]. 陈平原. 鲁迅研究月刊. 2008(10)
本文编号:3077169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文章目录】:
一老问题的再提出
二诗化特征与背景的制约
三文章笔法与讽刺的限度
四回忆取材及其得失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J]. 郜元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9(06)
[2]鲁迅译《死魂灵》述略[J]. 黄乔生. 鲁迅研究月刊. 2016(09)
[3]鲁迅与果戈理遗产的几个问题[J]. 孙郁. 文学评论. 2013(03)
[4]析《伤逝》的反讽性质[J]. 李今. 文学评论. 2010(02)
[5]长安的失落与重建——以鲁迅的旅行及写作为中心[J]. 陈平原. 鲁迅研究月刊. 2008(10)
本文编号:3077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7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