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及其散曲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銮及其散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銮,作为明中期曲坛上不可缺少的曲家,由于史料文献记载的不足,人们对他的关注不多,就如同是一颗明珠被遮掩在历史的尘沙中。金銮的散曲在明代文坛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但前人对他的研究,只是基于散曲的内容,没有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本论文是在明清文人的记载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金銮的散曲作品作了系统的论述。通过资料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金銮生平及其著述的论述。通过金銮由北到南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到明中叶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文人心态。在昏暗无望的社会,金銮代表了一部分生活贫困文人的心路历程,在走投无路时,或隐居,或走上“山人”的道路。第二章是对金銮散曲的思想意蕴进行分类和分析。每一类散曲作品都包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也代表着作者的人生轨迹。在八十多年的岁月中,作者将自己的满腔情感注入到创作中,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金銮豁达豪爽的性格、怀才不遇的愤慨、为生计奔波的辛酸、以及淡泊名利的性情。第三章是对金銮散曲取得的艺术成就进行论述。“取诗入曲”、“俗语入曲”的新颖散曲形式,使得金銮的散曲创作在明代熠熠闪光;南北曲交融的风格特点,可以感受到沉雄与婉丽风格的完美交融;嘲谑诙谐的艺术风格,可以看到金銮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他那豪侠、不拘一格的性格特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人生的淡泊心态;明代民歌对他散曲的影响,世俗的内容,俚俗的语言,清爽明朗的情感,这样的艺术创作明散曲史上都是很难得的。第四章是对金銮散曲取得成就的综述。作为明中期一位重要的散曲家,虽是布衣终老,但给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为人和诗曲创作,人们津津乐道。作为陇籍的一位著名作家,也为陇右文化的画卷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散曲 金銮 明代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6
- 一、金銮及其散曲研究综述11-15
- (一)生平考证11-12
- (二)文献整理12
- (三)作品研究12-15
-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15-16
- 第一章 金銮生平及其作品概述16-31
- 第一节 金銮生平16-29
- 一、学制科业,科举不第17
- 二、迁居金陵,定居青溪17-18
- 三、山人金銮,奔走权门18-27
- (一)山人产生的原因、存在形式18-21
- (二)山人的诗歌创作与文人心态21-25
- (三)金銮的山人身份对其创作的影响25-27
- 四、游历山水,交友四方27-29
- 第二节 金銮著述29-31
- 第二章 金銮散曲的思想意蕴31-47
- 第一节 咏物感怀31-34
- 第二节 乐隐乐闲34-36
- 第三节 写景记游36-41
- 第四节 寄赠酬唱41-43
- 第五节 闺情闺怨43-47
- 第三章 金銮散曲的艺术成就47-64
- 第一节 金銮散曲的艺术创新47-52
- 一、取诗入曲47-50
- 二、市井俗语入曲50-52
- 第二节 金銮散曲的主要艺术风格52-64
- 一、雅丽、萧爽之风52-55
- (一)承袭了张可久、乔吉的清丽之风52-54
- (二)南北曲风格的交融54-55
- 二、诙谐、嘲谑之风55-58
- (一)继承了元人散曲的俳谐之风56-57
- (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57-58
- 三、通俗、质朴之风58-64
- (一)传承了北曲的风格58-59
- (二)明代民歌对其创作的影响59-64
-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69
-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69-70
- 后记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评赵义山《明清散曲史》[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赵义山;;拓宽散曲研究的视野[J];文学评论;2011年05期
3 郑海涛;;散曲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第十二届中国散曲及相关文体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韵文学刊;2013年01期
4 冯艳;;“五更体”民歌对中国古代散曲之影响论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5 许建中;;首届海峡两岸散曲研讨会纪要[J];文学遗产;1991年04期
6 扬文;首届海峡两岸散曲研讨会综述[J];中国韵文学刊;1992年00期
7 张晶;论散曲的“当行本色”[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8 门岿;21世纪散曲研究预说[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9 杨东甫;;散曲与俗曲[J];阅读与写作;2011年04期
10 郑海涛;赵欣;;卢前散曲理论刍议[J];中国诗歌研究;201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长海;金菊贞;;南社的散曲——《南社散曲集》前言[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蒋林;广西散曲学会在邕成立[N];广西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白兆东邋郭军;第十届中国散曲暨陕北民歌研讨会在榆林召开[N];陕西科技报;2008年
3 耕铧;张勃兴同志推动我省散曲创作[N];陕西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兰拉成;清代散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英波;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义山;明散曲史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正伟;卢前散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黎芳;陈铎散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振晔;元代山水散曲色彩意象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赵继怀;徐再思散曲新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左瑶;元代涉陶散曲的文化精神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高晴宇;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元代杭州散曲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高月明;金銮及其散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杨波;元代少数民族散曲家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阮志芳;吴江派散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柏红秀;元代游士与散曲[D];扬州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金銮及其散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