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儿童诗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儿童诗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儿童文学迅速发展,儿童诗出现了两次创作热潮。但近年来,儿童诗地位下降,陷入边缘化困境。儿童小说、童话、儿童绘本成为受儿童热捧的读物。受实用主义观念影响,一些家长认为儿童诗形式过于自由,口语性偏重,注重片段化叙事,儿童无法从中获得写作指导。出版商为了私利,只重视畅销图书的出版,压制了儿童诗的传播。在儿童文学领域,儿童诗人的地位不高。学界关于儿童诗的研究多以儿童诗人或儿童诗自身艺术风格为重心,思考儿童诗发展现状和出路的文章不多。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在具体作品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儿童诗艺术特色,探讨了当下儿童诗的发展困境及成因,对当下儿童诗的发展出路进行了思考。引言对儿童诗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梳理,简述了当代儿童诗理论研究的现状。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当代儿童诗的两次创作热潮。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圣野、柯岩、刘饶民等代表性诗人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儿童诗篇。新时期以后,金波、张继楼、王宜振、邱易东、谭旭东、王立春等诗人给儿童诗注入了新活力,儿童诗人尝试了各种诗体,儿童诗在儿童文学、语文教育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对儿童诗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增多。第二章分析了当代儿童诗的艺术探索。当代儿童诗的自然主题强调儿童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关系,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继承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传统的“诗缘情”和“诗言志”观点为当代儿童诗抒情与叙事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当代儿童诗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儿童观和现代儿童诗的影响。现代儿童观强调儿童的独立人格,当代儿童诗人尊重儿童的权利,诗歌内容反映儿童天性。现代儿童诗产生后,其语言、主题、题材、艺术风格得到了当代儿童诗人的继承。当代儿童诗的发展也离不开自身的创新。儿童诗的内容更加广泛,科学诗、讽刺诗、朗诵诗等诗体逐渐增多,儿童诗的传播方式发生转变,互联网为儿童诗创作提供平台,儿童诗低龄化写作现象开始出现。当代儿童诗在继承与创新中稳定发展。第三章探讨了九十年代以后儿童诗的发展走向。当代儿童诗虽然出现了两次创作热潮,但其“边缘化”地位反映了儿童诗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创作力量的薄弱、审美主体的忽视、图书市场的无视。当代儿童诗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童趣诗数量不多,思想过于深刻,这些都不利于儿童诗健康发展,因此中国儿童诗无法真正走向世界。儿童诗人应转变已有观念,重视幼儿诗写作和儿童审美心理,家长应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社会应重视推广国内的优秀儿童诗,当代儿童诗在新世纪才能重新焕发光彩。
【关键词】:当代儿童诗 古代思想 现代儿童诗 发展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2
- 第一章 当代儿童诗发展状况12-17
- 第一节 几代儿童诗人的创作情况12-14
- 第二节 当代儿童诗的种类14-15
- 第三节 当代儿童诗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15-17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儿童诗的艺术探索17-36
- 第一节 古代哲学思想与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延续17-27
- 第二节 对现代儿童诗的继承27-33
- 第三节 当代儿童诗的创新33-36
- 第三章 当代儿童诗发展的问题与对策36-42
- 第一节 当代儿童诗的瓶颈期37-38
- 第二节 在比较中发现当代儿童诗的问题38-40
- 第三节 开创当代儿童诗的艺术新格局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旭东;当前儿童诗面临的难题[J];诗探索;2001年Z2期
2 谭旭东;中国儿童诗发展刍议[J];娄底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曹苇舫;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邓政;浅谈儿童诗与儿歌之区别[J];邵阳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任溶溶;;漫谈儿童诗的写作——儿童文学讲座之四[J];编创之友;1981年04期
6 金波;;儿童诗片论[J];诗探索;1982年04期
7 祖发厚;;画家(儿童诗)[J];中国民族;1984年03期
8 木斧;;圣野的儿童诗[J];诗探索;1984年02期
9 刘康济;;古代儿童诗屴析(二)[J];唐都学刊;1986年02期
10 高帆;“儿童诗是诗”浅说[J];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小山;;他还有一盏童心灯——阅读屠岸老师翻译的儿童诗[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彭斯远;;儿童诗的两种审美语符应该互补[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旭东;儿童诗在困境中挣扎[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陆梅;现今的儿童诗怎么了?[N];文学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陆梅;让儿童诗“长上翅膀”[N];文学报;2000年
4 谭旭东;建构儿童诗新的审美空间[N];文艺报;2003年
5 班马;萧萍儿童诗:“听”与“演”的艺术[N];文艺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彭俐;中国儿童诗向何处去?[N];北京日报;2000年
7 谭旭东;儿童诗的人文关怀[N];文艺报;2005年
8 樊发稼;呼之即出儿童诗的脸[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谭旭东;童心诗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谭旭东;儿童诗的气质与禀赋[N];文艺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筱雯;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冯思佩;儿童诗“导写”归真教学案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玲芳;小学儿童诗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文斐;以《一个孩子的诗园》为例论儿童诗翻译原则[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芸;当代中国儿童诗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澈丽木格;“十七年”蒙古族儿童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陈芳;宋代儿童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章全;论圣野儿童诗的语言艺术特色[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佐;现当代儿童诗缺少童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丽;唐代儿童诗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儿童诗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