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农忙托儿所与乡村再造——李凖《农忙五月天》里的制度与人心

发布时间:2021-05-25 08:33
  李凖创作于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前夕的短篇小说《农忙五月天》一般被视为农村女青年东英在农忙时节为"发动妇女参加生产""解放妇女劳动力"而在村里创办农忙托儿所的故事,但小说叙述构造的特别性及思想内涵的深刻性与丰富度一直未受到关注。本文聚焦小说所呈现的农忙托儿所创办过程的特别之处,尤其是"人心换人心"的感觉—意识—行为方式对"村—社"空间形态和人心状态的再造。本文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与"社会"之间,李凖的"文学"观察打开了新的空间;如果把李凖的文学观察与呈现放置在"现代中国"实践经验的思想史脉络中考察,将有助于深化对"组织妇女"与"解放妇女"、制度与人心、"共和"政治等问题的讨论。 

【文章来源】:妇女研究论丛.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农忙托儿所的创办与“村—社”空间结构动态
二、绘写乡村“新路线”:以“对不起”的心情为起点
三、农忙托儿所对乡村生活—伦理的依托与再造
四、“人心换人心”:“组织”的方式、效果与“解放”的主体性意涵
五、从“人心”重构看现代中国“共和”政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与政治缠斗的当代文学——重读李凖的《不能走那条路》[J]. 何浩.  文艺争鸣. 2020(01)



本文编号:3205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05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3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