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散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5 13:24
李觏是北宋初期著名学者、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基本上以布衣终其一生,却始终关心国事,志在兼济,并以著书立说的方式为当世及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体现了自己康国济民的人生抱负和政治理想。本文是从广义的“散文”出发,对李觏的经学论文、政论文和其他类型散文进行研究。其经学论文主要是借《周易》和《周礼》中的相关内容,托古改制,希望通过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以达到康国济民的政治理想;其政论文章,详细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富国、强兵、安民等思想和主张,大多有的放矢,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他的其他类散文,众体兼备,尤以杂记、书信和墓志成就最高,也最具代表性,或针对时事发表见解,或表现个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或是受人之托的应景之作,但都能体现出李觏的个人色彩。以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文学思想为出发点,李觏的散文也集中地体现了文以载道、文以化世的特点。他认为文章应该承担起为国家礼乐、刑法、道德、行政等方面服务的重任,并起到教化世人的作用。具体主张有:一、推崇古朴文风,反对刻意雕琢;二、反对刻意泥古,主张创新;三、主张文以载道,教化世人。李觏的散文,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于他所倡导的经世致用、...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价值及意义
1.2 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2 李觏生平及著述考论
2.1 李觏的家世与仕途考论
2.2 李觏著述考论
3 李觏的经学思想与政治观念
3.1 易以教人:李觏的易学思想
3.2 周礼致太平:李觏的礼学思想
3.3 李觏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4 李觏功利主义的散文观念与政论文创作
4.1 李觏功利主义的散文观念
4.2 李觏政论文的主题和内容
4.3 李觏政论文的艺术特色
5 李觏的记文、书信与墓志
5.1 李觏的记体文创作
5.2 李觏的书信作品
5.3 李觏的墓志文
6 结语:李觏散文的成就及影响
6.1 李觏散文的成就
6.2 李觏散文的影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觏对儒学的态度[J]. 陈梦琳,高旭.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2]李觏富民思想及其价值观意义初探[J]. 赖井洋,赖敏涵. 韶关学院学报. 2014(01)
[3]古代儒者的“反佛”与“亲佛”纠结——以李觏为例[J]. 陈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4]显学、子学与义理之学:宋代易学特点概述[J]. 程刚. 周易研究. 2011(02)
[5]浅析李觏的经济思想[J]. 赵博.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04)
[6]李觏《周礼》学述论[J]. 夏微. 史学月刊. 2008(05)
[7]试论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J]. 李承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8]李觏的革新思想述评[J]. 乐文华.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4)
[9]论李觏的文学观[J]. 王春庭.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10]论李觏的忧患意识及其政治改革思想[J]. 张熙惟. 抚州师专学报. 2002(04)
博士论文
[1]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杨绍成.云南大学 2015
[2]李觏易学视野下的经世之学[D]. 崔伟.山东大学 2012
[3]李觏政治思想研究[D]. 张春贵.清华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李觏土地制度改革思想研究[D]. 宋立顺.吉林大学 2014
[2]李觏、王安石农业思想比较研究[D]. 吕金良.郑州大学 2012
[3]李觏《易论》思想研究[D]. 李冰.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李覯社会控制思想研究[D]. 薛宁.重庆师范大学 2012
[5]李觏伦理思想研究[D]. 王斌.西北师范大学 2010
[6]李觏礼论研究[D]. 李国平.湖南师范大学 2010
[7]李觏易学思想研究[D]. 陈旭辉.北京师范大学 2010
[8]李觏诗歌创作研究[D]. 欧婷婷.广州大学 2009
[9]李觏诗歌研究[D]. 段守艳.山东师范大学 2008
[10]李觏诗歌研究[D]. 吴智昌.南昌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5417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价值及意义
1.2 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2 李觏生平及著述考论
2.1 李觏的家世与仕途考论
2.2 李觏著述考论
3 李觏的经学思想与政治观念
3.1 易以教人:李觏的易学思想
3.2 周礼致太平:李觏的礼学思想
3.3 李觏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4 李觏功利主义的散文观念与政论文创作
4.1 李觏功利主义的散文观念
4.2 李觏政论文的主题和内容
4.3 李觏政论文的艺术特色
5 李觏的记文、书信与墓志
5.1 李觏的记体文创作
5.2 李觏的书信作品
5.3 李觏的墓志文
6 结语:李觏散文的成就及影响
6.1 李觏散文的成就
6.2 李觏散文的影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觏对儒学的态度[J]. 陈梦琳,高旭.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2]李觏富民思想及其价值观意义初探[J]. 赖井洋,赖敏涵. 韶关学院学报. 2014(01)
[3]古代儒者的“反佛”与“亲佛”纠结——以李觏为例[J]. 陈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4]显学、子学与义理之学:宋代易学特点概述[J]. 程刚. 周易研究. 2011(02)
[5]浅析李觏的经济思想[J]. 赵博.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04)
[6]李觏《周礼》学述论[J]. 夏微. 史学月刊. 2008(05)
[7]试论李觏佛教观的双重性[J]. 李承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8]李觏的革新思想述评[J]. 乐文华.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4)
[9]论李觏的文学观[J]. 王春庭.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10]论李觏的忧患意识及其政治改革思想[J]. 张熙惟. 抚州师专学报. 2002(04)
博士论文
[1]李觏新功利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杨绍成.云南大学 2015
[2]李觏易学视野下的经世之学[D]. 崔伟.山东大学 2012
[3]李觏政治思想研究[D]. 张春贵.清华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李觏土地制度改革思想研究[D]. 宋立顺.吉林大学 2014
[2]李觏、王安石农业思想比较研究[D]. 吕金良.郑州大学 2012
[3]李觏《易论》思想研究[D]. 李冰.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李覯社会控制思想研究[D]. 薛宁.重庆师范大学 2012
[5]李觏伦理思想研究[D]. 王斌.西北师范大学 2010
[6]李觏礼论研究[D]. 李国平.湖南师范大学 2010
[7]李觏易学思想研究[D]. 陈旭辉.北京师范大学 2010
[8]李觏诗歌创作研究[D]. 欧婷婷.广州大学 2009
[9]李觏诗歌研究[D]. 段守艳.山东师范大学 2008
[10]李觏诗歌研究[D]. 吴智昌.南昌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5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0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