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情邮记》传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12:14
吴炳是晚明优秀的文学家,一生忠君爱国,大义凛然。晚年追随永历帝;武冈之变中,护送世子走城步,为清兵所执送衡州,不屈而死。吴炳现有《粲花斋五种曲》传世。剧作文辞优美,结构精巧,音律和谐,广受赞誉。《情邮记》最早完成,也是唯一有单行本传世的作品,传播上具有独特性。《情邮记》曲体规范,曲牌、套数选择上总体熨帖,使用时严谨又不失灵活。全剧所用曲牌大多遵循晚明标准曲谱,部分曲牌的使用反映出当日舞台实际使用状况;音律和谐,特别是用韵十分规范。全剧所用套数众多,南套、北套、南北合套均有涉及,构套形态多样,联套灵活;注重排场派角、剧情配套,可见吴炳精通联套技法,熟悉场上实际。曲体艺术层面,《情邮记》为后四种传奇奠定了良好基础。《情邮记》的结构艺术颇具特色。其“一生二旦”的双线结构,体现了传统“一生一旦”双线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男主人公主动态动作贯穿始终,较之以往才子佳人戏曲中的男性形象有所突破。女主人公则随势而进,稍显被动,戏剧感染力较弱。剧中穿插性剧情与次要人物承担了重要的结构功能;情节安排运用巧合、延宕、误会诸法,足显技巧。《情邮记》重视净丑脚色调度,净丑场面往往具备结构与思想的双重作用,成为作品的...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与目的
三、研究理念与方法
第一章 吴炳及《情邮记》传播研究
第一节 吴炳死节考辨
一、降清说
二、死节说
三、其他
第二节 《情邮记》的传播
一、《情邮记》版本概况
二、《情邮记》版本考述
三、《情邮记》与其他四种传奇
第二章 《情邮记》曲体研究
第一节 《情邮记》曲牌研究
一、《情邮记》曲牌来源
二、《情邮记》曲牌用韵
三、《情邮记》曲牌功能
第二节 《情邮记》套数研究
一、《情邮记》套数构套形态
二、《情邮记》剧情配套
三、《情邮记》排场派角考察
第三章 《情邮记》结构研究
第一节 剧情结构的简单扫描
第二节 “一生二旦”的双线结构
第三节 男主人公的主动而为与女主人公的随势而进
第四节 穿插性剧情与次要人物的结构功能突出
第五节 净丑艺术的重视与强化
第四章 《情邮记》思想研究
第一节 揭露黑暗现实与传达家国忧思
第二节 “拥双艳”的封建文人爱情理想
第三节 “至情”主题呈现特色与对“情”的深入探讨
第四节 “情邮”思想与晚明风情喜剧“至情”思想嬗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情邮记》校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情则伊人万里,可凭梦寐以符招——从《粲花斋五种曲》看吴炳的情学思想[J]. 于文静,吴昌林.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2]晚明剧作家吴炳《粲花斋五种曲》创作述略[J]. 徐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2)
[3]关目诙诡 净丑创格——从《西园记》看吴炳对曲本位观念的突越[J]. 贺志超. 民族艺术研究. 2014(06)
[4]论《绿牡丹》人物形象的喜剧性节奏[J]. 卢旭. 名作欣赏. 2014(21)
[5]才子情思与吴炳、万树的传奇创作——兼论二者之戏曲传承与新变[J]. 吴春彦. 戏曲艺术. 2014(01)
[6]吴炳传奇戏曲的语言艺术浅析[J]. 张雅玲.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4(01)
[7]论《画中人》与《牡丹亭》中“情”的异同[J]. 刘爽.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3)
[8]吴炳《粲花斋五种曲》创作技巧初探[J]. 王艺陶. 戏曲艺术. 2013(01)
[9]论吴炳《情邮记》传奇[J]. 殷亚林. 四川戏剧. 2012(06)
[10]吴炳《绿牡丹》中净丑角色的喜剧价值[J]. 卢旭.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9)
博士论文
[1]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 吴春彦.南京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晚明传奇中的妾形象研究[D]. 罗贝.宁波大学 2017
[2]吴炳编剧艺术研究[D]. 李仲芹.安徽大学 2012
[3]吴炳《粲花斋五种曲》考论[D]. 刘佳莹.西北师范大学 2010
[4]吴炳《疗妒羹》传奇研究[D]. 茅海行.扬州大学 2010
[5]吴炳与《粲花斋五种曲》研究[D]. 陈淑娥.漳州师范学院 2010
[6]吴炳《粲花斋五种曲》研究[D]. 葛百睿.首都师范大学 2008
[7]吴炳戏曲研究[D]. 吴一帆.厦门大学 2008
[8]《粲花五种曲》研究[D]. 李跃中.扬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9897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与目的
三、研究理念与方法
第一章 吴炳及《情邮记》传播研究
第一节 吴炳死节考辨
一、降清说
二、死节说
三、其他
第二节 《情邮记》的传播
一、《情邮记》版本概况
二、《情邮记》版本考述
三、《情邮记》与其他四种传奇
第二章 《情邮记》曲体研究
第一节 《情邮记》曲牌研究
一、《情邮记》曲牌来源
二、《情邮记》曲牌用韵
三、《情邮记》曲牌功能
第二节 《情邮记》套数研究
一、《情邮记》套数构套形态
二、《情邮记》剧情配套
三、《情邮记》排场派角考察
第三章 《情邮记》结构研究
第一节 剧情结构的简单扫描
第二节 “一生二旦”的双线结构
第三节 男主人公的主动而为与女主人公的随势而进
第四节 穿插性剧情与次要人物的结构功能突出
第五节 净丑艺术的重视与强化
第四章 《情邮记》思想研究
第一节 揭露黑暗现实与传达家国忧思
第二节 “拥双艳”的封建文人爱情理想
第三节 “至情”主题呈现特色与对“情”的深入探讨
第四节 “情邮”思想与晚明风情喜剧“至情”思想嬗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情邮记》校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情则伊人万里,可凭梦寐以符招——从《粲花斋五种曲》看吴炳的情学思想[J]. 于文静,吴昌林.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2]晚明剧作家吴炳《粲花斋五种曲》创作述略[J]. 徐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2)
[3]关目诙诡 净丑创格——从《西园记》看吴炳对曲本位观念的突越[J]. 贺志超. 民族艺术研究. 2014(06)
[4]论《绿牡丹》人物形象的喜剧性节奏[J]. 卢旭. 名作欣赏. 2014(21)
[5]才子情思与吴炳、万树的传奇创作——兼论二者之戏曲传承与新变[J]. 吴春彦. 戏曲艺术. 2014(01)
[6]吴炳传奇戏曲的语言艺术浅析[J]. 张雅玲.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4(01)
[7]论《画中人》与《牡丹亭》中“情”的异同[J]. 刘爽.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3)
[8]吴炳《粲花斋五种曲》创作技巧初探[J]. 王艺陶. 戏曲艺术. 2013(01)
[9]论吴炳《情邮记》传奇[J]. 殷亚林. 四川戏剧. 2012(06)
[10]吴炳《绿牡丹》中净丑角色的喜剧价值[J]. 卢旭.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9)
博士论文
[1]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 吴春彦.南京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晚明传奇中的妾形象研究[D]. 罗贝.宁波大学 2017
[2]吴炳编剧艺术研究[D]. 李仲芹.安徽大学 2012
[3]吴炳《粲花斋五种曲》考论[D]. 刘佳莹.西北师范大学 2010
[4]吴炳《疗妒羹》传奇研究[D]. 茅海行.扬州大学 2010
[5]吴炳与《粲花斋五种曲》研究[D]. 陈淑娥.漳州师范学院 2010
[6]吴炳《粲花斋五种曲》研究[D]. 葛百睿.首都师范大学 2008
[7]吴炳戏曲研究[D]. 吴一帆.厦门大学 2008
[8]《粲花五种曲》研究[D]. 李跃中.扬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9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7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