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诗掩一书——陈寅
发布时间:2021-11-13 10:03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国人为之震惊和伤悼,一时祭文、挽联、挽诗、挽词云集,后汇集诸家撰述,由天津贻安堂刊行《王忠悫公哀挽录》一编。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撰作于哀挽录编定之后,集外单行,而其影响则声掩哀挽录之上。作为七古长篇,挽词不仅思虑深沉,开阖古今之间,而且脉络多端,用典繁盛,故引起了诸家笺证之心:吴宓与蒋天枢多亲聆陈寅恪自释,故二家笺注也多切合挽词本义,而自高阳、卞僧慧以迄胡文辉、刘季伦等,则主要凭借相关史料和自家体认,对挽词作了各具个性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挽词的意义。一个经典的形成,除了文本本身必须具有很强的情感、思想和艺术张力之外,也与自具源流的笺证密切相关。
【文章来源】:江淮论坛.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陈寅恪之挽词与《王忠悫公哀挽录》
二、吴宓与蒋天枢:侧闻陈寅恪自释之疏证
三、从高阳到刘季伦:关于挽词的多维解说
四、余论
本文编号:3492823
【文章来源】:江淮论坛.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陈寅恪之挽词与《王忠悫公哀挽录》
二、吴宓与蒋天枢:侧闻陈寅恪自释之疏证
三、从高阳到刘季伦:关于挽词的多维解说
四、余论
本文编号:3492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9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