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悲为美”到“大团圆”——元代戏曲审美观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2-01-03 14:52
中国古代戏曲审美观的嬗变历程大致为: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初期"以悲为美",隋唐五代延续悲情,再到两宋时期的强化悲情,最后到元代及以后的崇尚大团圆结局。显而易见到元代时戏曲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民族文明交融占据了主导地位。
【文章来源】:大舞台. 20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戏曲审美观的嬗变历程
(一) 魏晋南北朝——以悲为美
(二) 隋唐五代——延续悲情
(三) 两宋——强化悲情
(四)元代——崇尚大团圆
二、 元代戏曲审美观嬗变的因素
(一)蒙古族的爱好及特殊地位对元代戏曲审美观的影响
(二)蒙古族文化对元代戏曲审美观的影响
(三)蒙古族文学对元代戏曲审美观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元代戏曲南北交融成因新论[J]. 刘笑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元代中后期戏曲艺术思想概述[J]. 刘小梅.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2(00)
[3]论戏曲音乐发展的五个时期[J]. 刘正维.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3(02)
[4]简论宋代音乐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 赵为民.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03)
[5]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J]. 黄翔鹏. 中国音乐学. 1993(03)
硕士论文
[1]浅析元代戏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心理机制[D]. 孙丽.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66466
【文章来源】:大舞台. 20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戏曲审美观的嬗变历程
(一) 魏晋南北朝——以悲为美
(二) 隋唐五代——延续悲情
(三) 两宋——强化悲情
(四)元代——崇尚大团圆
二、 元代戏曲审美观嬗变的因素
(一)蒙古族的爱好及特殊地位对元代戏曲审美观的影响
(二)蒙古族文化对元代戏曲审美观的影响
(三)蒙古族文学对元代戏曲审美观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元代戏曲南北交融成因新论[J]. 刘笑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元代中后期戏曲艺术思想概述[J]. 刘小梅.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2(00)
[3]论戏曲音乐发展的五个时期[J]. 刘正维.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3(02)
[4]简论宋代音乐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 赵为民.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03)
[5]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J]. 黄翔鹏. 中国音乐学. 1993(03)
硕士论文
[1]浅析元代戏剧大团圆结局的文化心理机制[D]. 孙丽.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66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6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