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走向和谐:新世纪生态散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06:17

  本文关键词:走向和谐:新世纪生态散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散文 新世纪 精神旨趣 伦理诉求 和谐


【摘要】:21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然是全球范围内的中心议题之一,生态思潮业已成为一股世界性的热潮。当今,我国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生态文化思潮已经是当前中国的时代主潮之一。新世纪以来,中国生态散文迎来了自身迅速发展的春天,乃至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越来越多的作家积极地投身于生态散文的创作,甚至醉心于生态散文的写作,生态散文作家群体正不断扩大。同时,这些生态散文作家纷纷以明确的生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苍生万物和谐为根本精神旨趣,或在关注生态环境现实的基础上揭露与预警生态危机,或在探寻生态危机根源的基础上进行生态视域中的文化批判,或在深悟天人相谐的基础上讴歌与探寻人与自然共栖共荣的可能途径,写就了一批数量可观、精神旨趣多样和艺术水准较高的生态散文作品,从而使得新世纪生态散文的精神旨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深化和均衡,进而共同推动着生态散文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不但如此,新世纪的生态散文作家往往基于生态伦理学与生态文学多元契合、相辅相成的关系,注重从生态伦理学的视域探索人与其他生命乃至整个大地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拓展至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地球生物圈中的生命万物乃至整个大自然;并且,通过生态散文书写诠释和传播丰富精确的生态伦理思想,试图以文学的手段表达生态伦理的基本诉求。概而观之,新世纪生态散文主要诉求于生物中心主义伦理与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试图引导新世纪的民众自觉地以生态伦理审视、指引和监督自身行为,尝试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树立生态伦理的信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态伦理的价值诉求,即天地万物的和谐。现今,生态散文已经从绿色萌孽阶段顺利进入绿色延展阶段,总体上已然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正以散文的形式看护大地及守望万物共栖的和谐家园,逐步走向和谐。同时,生态散文业已从散文的边缘地带顺利进入了当代散文的中心区域,并成为新世纪散文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且,生态散文的收获季节在不远的未来将会很快到来。
【关键词】:生态散文 新世纪 精神旨趣 伦理诉求 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6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8
  • (一)生态散文概念的界定8-12
  • (二)新时期生态散文的研究现状12-16
  • (三)本论文研究思路及其意义16-18
  • 一、绿色漫溢:新世纪生态散文的发展概观18-33
  • (一)绿色萌蘖:生态散文的生成背景及初步发展18-24
  • 1. 生态散文的生成背景18-21
  • 2. 生态散文的初步发展概况21-24
  • (二)绿色延展:深化中的新世纪生态散文24-33
  • 1. 新世纪生态散文发展新契机24-26
  • 2. 新世纪生态散文发展概况26-33
  • 二、朝向和谐生态:新世纪生态散文的精神旨趣33-55
  • (一)惩罚中的醒悟:生态危机的揭露与警醒33-39
  • 1. 生态危机的揭露33-36
  • 2. 生态危机的预警36-39
  • (二)和谐之音的响起:生态视域中的文化批判39-47
  • 1. 抨击唯技术论40-42
  • 2. 鞭挞唯发展主义42-44
  • 3.批判人类中心主义44-47
  • (三)和谐之梦的追逐:诗意栖居的讴歌与探索47-55
  • 1.讴歌天人合一的生态胜境47-49
  • 2.探寻诗意栖居的可能途径49-55
  • 三、和谐大地秩序:新世纪生态散文的伦理诉求55-74
  • (一)伦理的新启蒙:生态伦理学55-61
  • 1.生态伦理学的历史发展及内涵55-58
  • 2.生态伦理学何以可能58-61
  • (二)相辅相成:生态文学与生态伦理学的关系61-65
  • 1.文学与伦理契合的可能61-62
  • 2.文学与伦理的多元契合表现62-64
  • 3.生态文学与生态伦理学的相辅相成64-65
  • (三)万物和谐:生态散文的伦理诉求65-74
  • 1.敬畏生命:吁求生物中心主义伦理66-69
  • 2.爱苍生万物:呼唤生态中心主义伦理69-74
  •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82
  • 致谢82-83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2004年10期

2 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03期

3 方真;;生态文化及中国古今生态文化之比较[J];学术研究;2007年05期

4 周孔张;;临沧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企业家天地;2010年07期

5 秦典;现代生态文化思潮评介[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6 任永堂;;论生态文化形成的必然性和形成机制[J];学术交流;1993年06期

7 郇庆治;文明的绿化:走向21世纪的生态文化学[J];哲学动态;1994年10期

8 李春泰;生态文化与现代化[J];求是学刊;1995年02期

9 陶智全;;繁荣生态文化 共建生态文明[J];生态文化;2014年01期

10 ;繁荣生态文化(作品选登)[J];内蒙古林业;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宗常;;建设广西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散论[A];2012年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2年

2 姜春云;;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在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开幕式上致辞[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如松;;序[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孙家驹;;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杨索;崔明昆;周晓红;;生计变迁对民族生态文化的影响——以新平县嘎洒镇大槟榔园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格·孟和;;论游牧生态文化的和谐内涵及其意义[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7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仁钦道尔吉;;生态文化视阈中的“草原文学”——谈新世纪“草原文学”之一种可能[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10 维克托·希科尼纳;;在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上的致辞[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枫;云南将举办首届生态文化博览会[N];西部时报;2008年

2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 冯骥才;生态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3 刘德伟;首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潘杰 江苏省水利厅;生态文化的文化立意[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闫慧;乡村生态化须紧抓生态文化村建设[N];中国花卉报;2009年

6 胡丽娟;林业生态文化网在江西开通[N];科技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周晓东 整理;大力弘扬与发展生态文化[N];江淮时报;2011年

8 记者 尹萍 王海涛;弘扬生态文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9 石怀绶;弘扬生态文化 倡导绿色生活[N];安庆日报;2012年

10 记者 吴宏林;我区4个村跻身全国生态文化村[N];宁夏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忠友;生态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景杰;区域生态认证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王福昌;生态·社会·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喜淑;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张庆顺;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张贺楠;中国当代生态小说时间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昆;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保伟;生态文化当代生成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会勤;生态文化自觉探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俊利;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温惠淇;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满族生态文化传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6 高洋;纳西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磊;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8 马明明;试论生态心理学的发展态势及前瞻[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饶旋;生态文化与雕塑艺术的共生与互融[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10 裘亚勤;生态艺术中生态绘画的研究与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33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33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