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司马相如入梁路径对《子虚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0 03:06

  本文关键词:论司马相如入梁路径对《子虚赋》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司马相如 《子虚赋》 宾客身份 使臣心态 “苑猎”主题


【摘要】:司马相如创作《子虚赋》缘于入梁为客。与梁园诸生的宾客身份不同,司马相如走的是从中央朝廷到诸侯王廷的游走路径,比诸生晚到梁国。在中央朝廷的任职经历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具有使臣心态;在梁国为客的见闻则深化了他对诸侯问题的认识。因而,他以"苑囿"和"游猎"为主题创作了《子虚赋》,深刻揭露了以梁王为代表的诸侯王在"地过古制"与"驰骋游猎"上的僭越问题,表现了直切时弊的讽谏勇气,展露了顺应大一统历史趋势的深邃眼光。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司马相如 《子虚赋》 宾客身份 使臣心态 “苑猎”主题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子虚赋》是司马相如的成名作,为其游梁时所作。此赋作于汉景帝统治时期,创作地点是在梁孝王辖下的梁国,作品属性仍为藩国文学。应该说,司马相如是根据其亲身所经所感创作这篇赋的。因此,无论是从创作的时间、地点,还是从作品的性质、作者的心态等方面看,此赋均与司马相如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优;;《子虚赋》的语词祖述分析及其文化指向[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小议[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鲁红平;司马相如《子虚赋》与《天子游猎赋》辨[J];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4 秦训习;浅谈《子虚赋》[J];中州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5 王河生;向写娭文的同志P提点要求[J];法学;1958年06期

6 许志刚;《子虚赋》、《上林赋》:艺术转型与新范式的确立[J];文学遗产;2005年03期

7 辛保平;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特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8 于春海;《子虚赋》、《上林赋》:大一统思想的文学阐释[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王思文;谈《子虚赋》、《上林赋》的矛盾艺术效应[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S2期

10 杨晶瑜;;从子虚赋、上林赋中的狩猎动词看古代狩猎[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565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65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