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七律的放翁诗法——从“律熟”的评价说起

发布时间:2017-07-20 04:02

  本文关键词:七律的放翁诗法——从“律熟”的评价说起


  更多相关文章: 陆游 七律 诗法 律熟


【摘要】:陆游七律的数量多达三千首,占现存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七律是陆游所喜作、擅作的一种诗体,也是其诗最为人所称道的体式之一。关于陆游的七律,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评价是方回、纪昀等人所说的"律熟"。"律熟"之形成,与七律本身的表现特点有一些关联。"熟"与句法的稠叠、重复虽然其矛头指向一致,但也并非完全一致;句法稠叠多是因为写作者的不加拣择造成的,而纪昀等人说的"熟"有时还含有勉强凑泊、缺乏锤炼、较为近俗之意。放翁七律写得好的部分,其中内在志意的抒发与七律本身的浏亮清圆等特点相契,其对日常生活与寻常景物饶有兴致的描摹,也与七律本身工整圆活的特点相融合;而放翁七律的宋调主要体现在观物角度与隐含自我方面,多含有一些直观式与直陈式的视角。从"生"与"熟"这种诗歌作法上的区别来看,陆游的七律与江西诗风的区别也是较为明显的。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陆游 七律 诗法 律熟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陆游是南宋诗坛的大家。在诸多诗体中,他对七律这种体裁情有独钟,现存《剑南诗稿》9000余首诗作中,七律的数量多达3000余首,占了现存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而五律只有1700首左右,数量几乎差了一倍。而且其七律与五律相比,在不同写作时期的数量也有差别。七律在各个时间段所作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晓音;;论杜甫七律“变格”的原理和意义——从明诗论的七言律取向之争说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莫砺锋;;论陆游对晚唐诗的态度[J];文学遗产;199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利华;;陆游研究三十年述评[J];文学遗产;2016年05期

2 赵鹏程;;略论《诗薮》之诗体流变观——以七言体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年04期

3 管琴;;七律的放翁诗法——从“律熟”的评价说起[J];文学评论;2016年04期

4 吴光兴;;陆游与唐诗史“盛唐”观念之建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5 葛晓音;;杜甫五律的“独造”和“胜场”[J];文学遗产;2015年04期

6 顾友泽;;宋代南渡诗人对杜诗艺术的接受和生发[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葛晓音;;刘长卿七律的诗史定位及其诗学依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晓音;;中古七言体式的转型——兼论“杂古”归入“七古”类的原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葛晓音;;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渊冲;古诗法译二首[J];法语学习;2001年02期

2 ;古诗法译二首[J];法语学习;2001年03期

3 李淮;;才女诗法谱新篇[J];晚霞;2013年10期

4 胡建次,王金根;中国古代“诗法”的承传[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5 徐平;涂险峰;;“物”与“意符诗法”[J];长江学术;2006年02期

6 王德明;;略论唐代的诗法研究与传授[J];中国韵文学刊;2009年02期

7 胡正伟;;《诗法源流》与元人诗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张静;唐元;;古典诗法的方法、规则及其研究价值[J];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9 殷学明;;用事:一种中国特色的诗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李安纲;绝处逢生──诗法举隅[J];新闻出版交流;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善华;;姚鼐诗法思想管窥[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奎光;元代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谢群;中国诗学理论中的“法”范畴[D];复旦大学;2005年

3 段宗社;中国诗法论[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欣;朱权《西江诗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方慧颖;杜诗诗法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其达;《诗经》的“诗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彦民;曾几诗法与诗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悦;《诗人玉屑》之诗法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66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66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