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郎士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7:10

  本文关键词:郎士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郎士元 诗歌 送别诗


【摘要】:本文通过对郎士元生平的考证,通过对郎士元诗歌的分析,在进一步了解其经历仕履的基础上,更深层地开掘诗人的内心及创作特色,以期后代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唐代大历时期的诗人及诗歌。正文部分共分八个章节,第一章对郎士元生卒年及其生平作简要考辨;第二章对郎士元送别诗中部分人名进行考证;第三章对以《全唐诗》为主的历代诗歌选本中郎士元重出误收诗歌进行判断甄别,对郎士元散见于其它文献中的诗歌加以考辨;第四章对“大历十才子”中有无郎士元进行讨论;第五章探讨郎士元送别诗;第六章探讨郎士元的交游情况;第七章探讨郎士元的诗歌类型;第八章讨论郎士元诗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郎士元 诗歌 送别诗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郎士元简考12-19
  • 第一节 郎士元生卒年考12-14
  • 一、生年考12
  • 二、卒年考12-14
  • 第二节 郎士元生平考14-19
  • 第二章 郎士元送别诗人名汇考19-22
  • 第三章 郎士元诗歌重出误收考22-25
  • 第四章 “大历十才子”无郎考25-30
  • 第五章 郎士元送别诗论30-39
  • 第一节 送别诗的内容30-34
  • 第二节 郎士元送别诗的结构34-39
  • 第六章 郎士元交游考39-43
  • 第一节 与同僚权贵的交游39
  • 第二节 与诗友亲朋的交游39-41
  • 第三节 与方外之人的交游41-43
  • 第七章 郎士元诗歌题材论43-49
  • 第一节 边塞诗43-44
  • 第二节 山水诗44-46
  • 第三节 酬寄诗46-47
  • 第四节 怀古诗及其它47-49
  • 第八章 郎士元诗歌艺术论49-59
  • 第一节 意象49-51
  • 第二节 语言51-52
  • 第三节 修辞52-54
  • 一、用典52-53
  • 二、借代53
  • 三、对偶53-54
  • 第四节 郎诗接受个案分析---论《v镾斚刂宅送钱大》合掌之嫌54-59
  • 结语59-60
  • 附录:郎士元诗歌篇目60-63
  • 参考文献63-65
  • 致谢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宗福;;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晓黎;;论《诗林广记》对宋诗宋注的摘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李晖;“爱民如子,尤恤茕独”——唐贤官才子灩信陵史实钩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李晖;《剧谈录》及其作者史实考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方胜;;晚唐诗人曹松生平事迹考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谷曙光;论黄庭坚对韩愈诗歌的接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刘敏华;;白居易与周元范交游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付庆周;;唐太宗之崇兴儒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凌家民;略论唐代的科举、任官制度与书法艺术[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10 王伟;;进退之际:唐代士族与科举取士制之关系及其影响[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溪;;“家传”与“师承”:唐五代翰林待诏的选任[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2 黄爱平;;浅论宋诗话中的“俗”——兼探宋人突出白居易诗歌“俗”的原因[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辑)——中国文论的直与曲[C];2009年

3 陈应鸾;;试论张戒的“意味”说[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七辑)[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黎文丽;唐代校书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傅绍磊;唐代后期政治与士风文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董火民;中国古代抄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新;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汪仕辉;唐代士族家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野;唐彦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雷雷;中晚唐江西籍诗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王志勇;五代科举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文飞;盛唐时期假日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姚翔萍;武则天时期洛阳都市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宝明;五代十国时期马楚诗人与诗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飞娜;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9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69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b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