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诗歌的语言特征
发布时间:2017-07-31 14:34
本文关键词:试论网络诗歌的语言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 诗歌 语言特征 口语性 叙事性 反讽性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诗歌也随之风起云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受社会环境、创作主体、网络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诗歌的语言在继承传统诗歌语言特征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征。消费时代快餐文化的刺激,网络语言的影响以及创作的自由化让“口语化”特征成为网络诗歌的典型特征,“口语”渐成诗歌语言的新美。“口语化”让诗歌存在形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诗歌文本也实现了再次解放,让诗歌艺术价值回归于民间。叙事性是网络诗歌语言的另一特征,一些网络诗人对传统诗歌里所表现的浪漫主义诗风和抒情性特征进行反对与纠正,代之以更多的对现实生活进行直接摹写的叙述性话语,以求达到一种反抒情、反浪漫的艺术效果。网络诗歌语言的叙事性是对诗歌语言审美性的重构,是对过分抒情的矫正,,是对语言逻辑的破坏,究其成因,一是审美文化观念的嬗变,二是社会话语权对自由精神的倡导,三是新媒体叙事传述方式的广泛影响。除此之外,网络诗歌在语言特征上还呈现出了它独特新颖的一面,即“反讽”的运用。网络诗歌语言的“反讽”既是对传统文学表现方式的一种继承,也是时代和网络技术的“促生品”,是消费时代创作主体的自觉,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镜像,是人们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研究网络诗歌语言特征的存在形态、生成原因以及意义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些特征存在的局限。
【关键词】:网络 诗歌 语言特征 口语性 叙事性 反讽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7.25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9
- 第一章 网络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特征9-17
- 第一节 网络诗歌口语化形态与特征9-11
- 一、词汇的通俗性9-10
- 二、句式的常规性10-11
- 三、“雅”与“俗”的统一性11
- 第二节 网络诗歌“口语性”的成因11-14
- 一、消费时代的快餐文化11-12
- 二、欲望的宣泄与创作的自由化12
- 三、网络语言的流行12-14
- 第三节 网络诗歌口语化的意义与局限14-17
- 一、口语化实现了人本回归14-15
- 二、诗歌艺术的民间回归15-16
- 三、网络诗歌口语化的局限16-17
- 第二章 网络诗歌语言的叙事性17-26
- 第一节 “叙事性”存在形态与特征17-21
- 一、诗歌语言审美观念的重构17-19
- 二、客观平静的呈现19-20
- 三、语言的反逻辑性20-21
- 第二节 叙事性话语的成因21-24
- 一、审美文化观念的嬗变21-22
- 二、自由精神的倡导22-23
- 三、新媒体叙述方式的广泛影响23-24
- 第三节 叙事性话语的局限24-26
- 一、文学生态观念的淡化24
- 二、言语表现力的薄弱24-25
- 三、诗歌语言技术探索的忽视25-26
- 第三章 网络诗歌语言的反讽特征26-37
- 第一节“反讽”的存在形态与特征26-31
- 一、基本反讽28-30
- 二、深层反讽30-31
- 第二节 反讽性的成因31-35
- 一、反讽的传统继承32
- 二、时代和网络技术的促生32-33
- 三、创作主体的自觉33-35
- 第三节 反讽局限性及其出路35-37
- 一、诗歌语言表现方式单调35
- 二、诗歌审美性的削弱35-37
- 结语37-38
- 主要参考文献38-3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铁军;从“下半身”到“梨花体”[D];厦门大学;2008年
2 魏淑一;80后诗作语言特点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9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9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