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史记》中的尚贤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00:11

  本文关键词:《史记》中的尚贤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史记》 尚贤思想 尚贤渊源 贤人类型 尚贤内涵 后世影响


【摘要】:《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内容博大,思想丰富而深邃,而司马迁巧妙地将“尚贤”思想赋予到《史记》中各色人物的身上,反过来又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彰显“尚贤”思想,使这种思想贯穿于《史记》的始终。上到王侯将相,下到医者、游侠、滑稽、妻子、女儿等人,他们皆是尚贤思想的彰显者。基于此,本论文以《史记》为依托,分五章节来论述《史记》中的尚贤思想,进一步挖掘《史记》中所蕴含的“尚贤”思想精华。第一章尚贤思想的渊源。通过梳理、对比分析先秦有关尚贤思想的文献资料,指出从上古时期的部落推贤机制、黄帝时期的“家族世袭制”、尧舜时期的“禅让制”,到夏、商、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的转变,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充满劝谏和告诫意味的尊贤使能、修德等尚贤等思想的丰富演变过程,总结论述了尚贤思想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及人们对尚贤思想的推崇方法,进而得出尚贤思想从上古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由萌芽到发展成熟的历程,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第二章《史记》中贤人的分类。《史记》是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传,其尚贤思想基本是通过对诸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彰显出来的。本部分重点将《史记》中的人物分为贤君、贤臣、贤友、贤女等类型,通过对君王的为政之道、大臣的品格操守、朋友的轻利重义、女性的深明大义等论述,进一步揭示《史记》中所蕴含的尚贤思想,彰显贤人的人格魅力。第三章《史记》中尚贤思想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尚贤思想的解说标准也不尽相同,《史记》中的尚贤思想则是在吸收先秦尚贤思想的基础上而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具体表现为德才兼备、重视才能、重死、忍辱建功扬名、孝道、恩报等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史记》中尚贤思想的内涵,延伸了尚贤思想的广度和深度。第四章《史记》中的尚贤思想与先秦尚贤思想的关系。《史记》的创作资料主要来源是“厥协六经,整齐百家杂语”。纵观整部《史记》,指出了《史记》中人物的德性、才能、忠孝、恩报等尚贤思想与先秦《诗经》、《吕氏春秋》、《左传》、诸子百家等思想在尚贤思想方面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余论《史记》尚贤思想对后世文学思想的影响。《史记》中的尚贤思想丰富而广阔,可称为尚贤思想的里程碑,为后世诗歌、戏曲、小说及现代影视创作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后世诗歌、戏曲、小说及影视剧创作思想在吸收《史记》尚贤思想的同时也传播了其尚贤思想,对后世文学影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史记》在对先秦尚贤思吸收的基础上而让其本身蕴含的尚贤思想更加的丰富、广阔,宣扬着人才治国的政治理念,无论在当代还是后世这种尚贤思想都有着引领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史记》 尚贤思想 尚贤渊源 贤人类型 尚贤内涵 后世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一、研究现状10-12
  • 二、研究方法12-13
  • 三、研究意义13-16
  • 第一章 尚贤思想渊源16-26
  • 第一节 上古时期的尚贤思想16-18
  •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的尚贤思想18-21
  •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尚贤思想21-26
  • 第二章 《史记》中贤人的分类26-42
  • 第一节 贤君26-31
  • 一、勤政爱民26-27
  • 二、知人善任27-31
  • 第二节 贤臣31-34
  • 一、忠君爱国,敢于直谏31-32
  • 二、勇于举贤32-34
  • 三、互敬互让34
  • 第三节 贤友34-37
  • 第四节 贤女37-42
  • 一、母亲37-38
  • 二、妻子38-39
  • 三、女儿39-42
  • 第三章 《史记》中尚贤思想内涵42-56
  • 第一节 德才兼备的尚贤思想42-44
  • 第二节 重才的尚贤思想44-45
  • 第三节 重死、忍辱、建功扬名的尚贤思想45-49
  • 第四节 孝道思想49-51
  • 第五节 恩报思想51-56
  • 第四章 《史记》的尚贤思想与先秦尚贤思想的关系56-70
  • 第一节 《史记》中尚贤思想与《诗经》之关系56-60
  • 一、《史记》引《诗经》的讽谏诗来表达自己的尚贤思想57-59
  • 二、《史记》引《诗经》的诗意来丰富尚贤思想59-60
  • 第二节 《史记》中尚贤思想与《春秋》和《左传》的关系60-65
  • 第三节 《史记》尚贤思想和诸子百家思想之关系65-70
  • 余论《史记》中尚贤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70-76
  • 第一节 《史记》中尚贤思想对诗歌创作思想的影响70-71
  • 第二节 《史记》中尚贤思想对戏曲创作思想的影响71-72
  • 第三节 《史记》中尚贤思想对小说创作思想的影响72-76
  • 结语76-78
  • 参考文献78-84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84-86
  • 致谢86-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友冰;试论《史记》人物传记的价值取向[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 肖安鹿;中国古代选贤思想述略[J];社科纵横;1992年04期

3 蒋朝莉;论司马迁道德观及其现实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601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01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4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