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中国早期文字与文体观念

发布时间:2017-08-08 01:09

  本文关键词:中国早期文字与文体观念


  更多相关文章: 早期文字 文体观念 发生


【摘要】:中国文字是中国文体的存在方式。从文字与文体之关系来研究古人对文体的感知、理解以及早期文体产生的原始语境,考察文字产生文体意义的过程与方式,可以发现中国文体学的某些独特性。从一些古文字的构形与渊源流变入手,可以考察文体的原始状态、形象与意义,也可以看出古代文体形成的一些规律。以文字与文体载体命名,也是中国古代文体命名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古人依照一定的规则来造字,一些与文体相关的文字形态,或许透露出他们对早期文体本义的感知与理解。同一部首的文体用字,反映出某种共通的文体特性,这也是一种不自觉的特殊文体分类,这是同类文体的共性;而有些文字的声旁则在一定意义上提示了文体的独特内涵,这是文体的个性。中国古代多数文字的文体意义是后起的,从初始义引申、孳乳派生而来,并通过文字分化、合并或假借等方式来表达这种意义。文字的规范过程也包含了对文体特性的集体认同。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早期文字 文体观念 发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史”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2;H12
【正文快照】: 文字与文体,看起来是两个距离遥远的领域。在当代学术研究中,两者似乎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出于学术内部的学理需求。刘师培《文章源始》曾说:“积字成句,积句成文,欲溯文章之缘起,先穷造字之源流。”1他认为,考察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二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9月在济南举行[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申丹;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3 陈兵;文体学的发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本刊记者;;第四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将在中国开封举行[J];语言科学;2003年06期

5 第四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筹备组;第四届全国文体学研讨论会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6 第四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筹备组;第四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会讯[J];外语学刊;2004年03期

7 本刊记者;;第四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将在开封召开[J];语言科学;2004年05期

8 第四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筹备组;第四届全国文体学学术研讨会开始征文[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9 ;首届文体学国际会议暨第五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征集论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7期

10 ;首届文体学国际会议暨第五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征集论文[J];现代外语;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超凡;;从古文文体分析角度看其英译技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Paul Simpson;;文体学、英语语言和新创造性(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世生;文体学:语言和文学的跨学科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迈克尔·图兰 赵奎英;关于语言诗学与文体学的对谈[N];文艺报;2011年

3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4 钱志熙;古代文学教研要重视文体学[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斯敏 通讯员 吴青;不惧险远 勇开新天[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晓庆;叙述文体学—理论建构与应用[D];河南大学;2009年

2 孙爱珍;计算文体学工作模式探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侯涛;语言顺应与戏剧文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刘风光;取效行为与诗歌语篇:语用文体学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聪;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哈利波特与魔法石》[D];辽宁大学;2015年

2 胡莉明;论人物传记风格的传达[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胡小明;从认知文体学视角分析《逃离》中的前景化[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邱乐乐;文体学视野下的北魏造像记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5 朱晓珊;功能文体学视角下景点牌示解说词英译的描述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孙梦丽;文体学视角下儿童文学翻译中语音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林怡;大学英语主课文篇章文体分析及其教学意义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8 林小敏;从认知文体学视角探讨文学翻译—实例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9 王芳;“新文体”到“五四”时期报刊文体的嬗变[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茜亚;《亲爱的生活》的语用文体学分析[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37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37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3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