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一次被选择的归来
本文关键词:诗歌,一次被选择的归来
更多相关文章: 诗歌流派 底层架构 公共空间 物理连接 公共话语空间 朋友圈 新媒体传播 圈层 文学网站 新媒体平台
【摘要】:正继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带有浓重再启蒙色彩的全民诗歌热潮之后,沉寂30年,诗歌似乎再次进入公共空间。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介质,或说底层架构,是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可以说除了手机,从来没有一样东西,让诗歌和人如此近距离地实现物理连接。11月7日,一场名为"诗的"跨界艺术巡展在杭州落幕。这是本年度和诗歌有关的活动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事件。这个艺术展从年初开始,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成都、杭州五个城市进行,跨度整整一年。其最大特点
【关键词】: 诗歌流派;底层架构;公共空间;物理连接;公共话语空间;朋友圈;新媒体传播;圈层;文学网站;新媒体平台;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继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带有浓重再启蒙色彩的全民诗歌热潮之后,沉寂30年,诗歌似乎再次进入公共空间。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介质,或说底层架构,是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可以说除了手机,从来没有一样东西,让诗歌和人如此近距离地实现物理连接。 11月7日,一场名为“诗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田秀;;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与诗人[J];长城;2011年12期
2 谭延桐;哪样才是诗歌的牵挂[J];诗探索;2004年Z2期
3 王晓渔;先锋诗歌的“外交”与“内政”[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张清华;二○○四诗歌的若干关键词[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1期
5 宗仁发;;新世纪诗歌的疑与惑[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6 叶延滨;;中国当下诗歌十四题[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马竹;;湖北作家与武汉高校诗歌[J];武汉文史资料;2007年05期
8 谭五昌;;新时期以来重庆诗歌略谈[J];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范肖丹;;诗歌的世纪耗散[J];文学自由谈;2008年06期
10 邓文华;;“边缘叙事”:1990年代诗歌的叙事策略[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霍俊明;;自由写作与时代担当:再造诗歌浪潮的神话想象——关于抗震诗歌问题的诗学反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1)[C];2009年
2 陈卫;;诗歌重创及其问题——对大陆1980年代中期以来诗歌的史评与编选认识[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江非;;王夫刚诗歌中的“天”和“天下”[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俊国;霍俊明;;代表大地上最小的纪念碑——对话徐俊国[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润霞;伦丹;刘瑶;;2005—2006年新诗纪事[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6 西渡;;重围中的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与新诗关系的一种观察[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小曼 实习记者 李方舟 ;诗歌在路上[N];财经时报;2006年
2 韩浩月;维护诗歌的尊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刘静;当诗歌遇上新媒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邰子桐;诗歌,拥抱春天[N];吉林日报;2005年
5 王光明邋张清华 谭五昌 金涛;娱乐化时代诗歌何为[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俊 刘一平 王樽 刘永新 孟迷 杨媚 尹春芳;“在场”与“担当”是诗歌的使命[N];深圳特区报;2010年
7 邓亚明;红土诗歌还会红起来吗?[N];湛江日报;2011年
8 谭五昌;新世纪诗歌现状的宏观扫描[N];广西日报;2011年
9 张清华;诗歌缺少了色彩[N];文学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罗四,
本文编号:707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0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