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俞允文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09:33

  本文关键词:俞允文诗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俞允文 后七子 复古 诗文研究


【摘要】:俞允文,嘉靖“广五子”之一。在吴中地区,俞允文以书法与古诗闻名于时,在当地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他一生布衣,隐居于昆山一带,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在当时被称为“高士”。俞允文作为“后七子”派的羽翼人物之一,与王世贞、徐中行等“后七子”成员有着密切的往来,在诗学思想方面亦主张复古,崇尚汉魏时期的高古情怀。本论文分为五章,分别对俞允文的生平、家世、交游情况、诗学思想以及诗文创作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俞允文有诗文集《仲蔚先生集》二十四卷附录一卷、《俞仲蔚集》不分卷,诗学批评著作《名贤诗评》。他性情高洁、淡泊名利,专注于诗文与书法的创作。他的交游范围非常广泛,从名人大家王世贞、文征明、梁辰鱼等,到布衣文人张寰、吴中英等,充分反映了俞允文在当时的影响力与地位。在复古诗学中,俞允文主张以汉魏为宗,重视诗歌中的“气”与“意”,并推崇自然本色的诗歌语言。他的诗歌以五言古诗见长,气调出众,有陶谢之风,歌行绝句意境浑融、清新明快,艺术成就较高。此外,他的文章创作亦颇具特色,赋体文清丽雅致,令人称赏。
【关键词】:俞允文 后七子 复古 诗文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3
  • 一、选题意义8-9
  • 二、研究现状综述9-12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2-13
  • 第一章 俞允文的家世、生平与作品考述13-24
  • 第一节 俞允文的家世13-15
  • 第二节 俞允文的生平15-20
  • 一、才名初显,专攻举业(1513-1547)15-17
  • 二、归隐里居,才名日盛(1547-1579)17-20
  • 第三节 俞允文作品考述20-24
  • 一、诗文创作20-21
  • 二、诗歌批评著作21-22
  • 三、诗集编纂22-24
  • 第二章 俞允文的交游及文学活动24-60
  • 第一节 与“后七子”的交游25-39
  • 一、王世贞25-29
  • 二、李攀龙29-33
  • 三、徐中行33-37
  • 四、吴国伦37-39
  • 第二节 与“后七子”派羽翼人物的交游39-45
  • 一、王世懋40-42
  • 二、汪道昆42-43
  • 三、广五子43-45
  • 第三节 与吴中文人的交游45-60
  • 一、文学名士46-51
  • 二、书画艺术家51-55
  • 三、戏曲名家55-60
  • 第三章 《名贤诗评》及其诗学思想60-88
  • 第一节 《名贤诗评》60-72
  • 一、《名贤诗评》主要内容60-63
  • 二、选目情况63-72
  • 第二节 诗学思想探析72-80
  • 一、主张复古,以汉、魏为宗72-76
  • 二、缘情比事,以含蓄蕴藉为美76-77
  • 三、自然冲淡,追求语言的质朴无华77-80
  • 第三节 诗学思想成因80-88
  • 一、明代中后期时代思想的影响80-83
  • 二、吴中地区环境的影响83-86
  • 三、道家思想的影响86-88
  • 第四章 俞允文诗歌创作研究88-108
  • 第一节 诗歌创作情况88-89
  • 第二节 诗歌创作内容89-102
  • 一、咏物抒怀诗89-90
  • 二、酬唱赠别诗90-94
  • 三、山水田园诗94-96
  • 四、感怀伤事诗96-98
  • 五、园林书画题咏诗98-100
  • 六、游仙访寺诗100-102
  • 第三节 诗歌艺术风格102-108
  • 一、五古:气调出众,有陶谢之风102-105
  • 二、绝句:以景写情,意境浑融105-106
  • 三、歌行:自然晓畅、清新明快106-108
  • 第五章 俞允文的文章创作108-118
  • 第一节 文章创作情况108-109
  • 第二节 文章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109-118
  • 一、清丽雅致的辞赋109-112
  • 二、质朴动人的序跋112-115
  • 三、自然本色的记体文115-118
  • 结语118-120
  • 参考文献120-125
  • 附录一:俞允文年谱125-154
  • 附录二:《俞仲蔚文稿》手稿本扫描图片(上海图书馆藏)154-155
  • 在校发表论文清单155-156
  • 后记156-157


本文编号:718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18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