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温太真玉镜台》再评价

发布时间:2017-08-22 19:17

  本文关键词:《温太真玉镜台》再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关汉卿 玉镜台 评价


【摘要】:关汉卿是我国元代伟大的戏曲家,其作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丰富的文化意蕴。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富有争议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即如《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谢天香》、《玉镜台》等,就其思想和艺术价值,学界都有见侉见智的讨论。《温太真玉镜台》并不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但却可以说是关汉卿剧作中最具争议的作品。之所以选定这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一是由于它题材的特殊性,一是因其批评观点的复杂性,学者各持一端,甚至两极分化。因此,有必要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对《温太真玉镜台》给予考察和评价。围绕文化旨趣、喜剧价值和相关争议三个问题,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研究《温太真玉镜台》的文化旨趣,分为两节。第一节研究该剧的思想倾向,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魏晋时期重财礼、重门第的婚姻习俗和蔑视礼法的魏晋风流,研究了《世说新语》中“玉镜台”故事的思想倾向;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关汉卿放荡不羁的个人性格和崇尚道德、关怀女性的人文情怀,研究关剧《玉镜台》和原“玉镜台”故事在思想倾向上的一致性。第二节研究本剧的婚姻观,通过分析关汉卿的其它戏剧和温峤对倩英的态度来阐明关汉卿尚情的婚姻态度。第二章,研究《温太真玉镜台》的喜剧价值,分为两节。第一节分析本剧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分为温峤形象的市井化改写和倩英形象的鲜活塑造两个部分。第二节研究本剧在情节安排上成功之处,从戏剧矛盾的突出化改写、带香艳色彩的情节的插入和戏剧节奏张弛有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研究《温太真玉镜台》的相关争论问题。分为两节。第一节分析温峤形象在评论视野中的变化及其包含的时代原因。第二节研究了此剧中是否包含悲剧因素和温峤是否骗婚两个问题,并就学者们的观点发表了一些分析和看法,如指出阶级分析法对该剧悲喜剧判定的影响和文学批评中容易矫枉过正的问题。
【关键词】:关汉卿 玉镜台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第一章 《温太真玉镜台》的文化旨趣12-26
  • 第一节 《温太真玉镜台》的思想倾向12-19
  • 一、《世说新语》中的“玉镜台”故事12-16
  • (一)魏晋时代的婚俗及女性地位12-14
  • (二)原“玉镜台”故事的时代内涵14-16
  • 二、关剧《温太真玉镜台》16-19
  • (一)关汉卿作品中的道德感及女性关怀16-17
  • (二)《温太真玉镜台》的创作旨趣17-19
  • 第二节 《温太真玉镜台》的婚姻观19-26
  • 一、关汉卿婚姻观探析19-23
  • (一)婚姻要符合礼教19-21
  • (二)婚姻要以情为重21-23
  • 二、温峤对倩英的“骗”与“真”23-26
  • (一)巧尽心思设骗局23-24
  • (二)为伊消得人憔悴24-26
  • 第二章 《温太真玉镜台》的喜剧价值26-38
  •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26-33
  • 一、温峤形象的市井化改写26-29
  • (一)历史上的温峤26-27
  • (二)关剧里的温峤27-29
  • 二、倩英形象的鲜活塑造29-33
  • (一)关剧中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29-31
  • (二)倩英形象的鲜活性31-33
  • 第二节 故事情节的戏剧化安排33-38
  • 一、戏剧矛盾的突出化改写33-34
  • 二、带有香艳色彩的情节的插入34-36
  • 三、戏剧节奏张弛有度36-38
  • 第三章 《温太真玉镜台》的争议问题38-49
  • 第一节 对温峤形象的争论38-45
  • 一、对温峤形象的否定及其时代背景38-41
  • (一)“老夫少妻”说的演变38-39
  • (二)“老夫少妻”说的成因39-41
  • 二、意识形态下的关汉卿及温峤形象41-45
  • 第二节 对学界其它观点的一些看法45-49
  • 一、《玉镜台》是否含有悲剧因素45-47
  • 二、温峤骗婚议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后记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怀利;元杂剧的平民化倾向及其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王凤杰;;传统戏曲之团圆开场现象论——以《六十种曲》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3 王焕荣;;关汉卿戏剧语言的地域特征[J];长城;2012年10期

4 迟崇起;论瓦舍勾栏的文化市场性质及其对文学发展史的深远影响[J];河北学刊;1995年04期

5 齐慧源;;《玉镜台记》传奇对关汉卿杂剧的继承和创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孟芳;;关汉卿笔下女性婚姻的悲情书写[J];名作欣赏;2013年14期

7 赵建坤;;关汉卿的明代接受及戏曲史学意义[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8 卓明星;;《温太真玉镜台》和《玉镜台记》的比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李双芹;;试论关汉卿杂剧在明代的传播和接受[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0 董艳玲;;温太真玉镜台故事的演变及文化意蕴[J];天中学刊;201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段令科;从受众分析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戏曲的成就[D];中南大学;2009年

2 李丹;《世说新语》中女性形象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720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20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