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者的浮世绘——李洱小说论
本文关键词:知识者的浮世绘——李洱小说论
【摘要】:李洱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独特性在于他对知识分子"日常生活"的零度情感的素描与对日常生活中"知识分子"真实形象的客观发现。李洱是一位擅长并热衷于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家,他的独特性在于不仅以敏锐的视角及零度的情感介入发现并铺写了当代知识分子场域内的真实的"日常生活",而且以其特别的怀疑性与严肃性挖掘并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真实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的小说看似不动声色实则犀利无比地写出了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复杂性与悖谬性。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李洱 知识分子 日常生活 复杂性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数不胜数。即便以铺写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分子”为叙事内容的小说而论,至李洱出道时,这类作品也已多到可以“春色满园”喻之。然而,即便如此,李洱仍以一个怀疑主义者独特的目力、敏锐与辨析,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战军;转换中的李洱[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4期
2 ;李洱作品目录[J];小说评论;2006年04期
3 王瑛;;他者叙事——论李洱小说中的叙述者[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4 戴瑶琴;;从“悬浮”到“落地”——李洱的个人言说[J];文化学刊;2012年06期
5 张楠;;李洱小说里诗性的细节[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S2期
6 张楠;;谈李洱小说中互文的精准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21世纪鼎均双年文学奖授奖辞——李洱[J];作家;2003年03期
8 敬文东;记忆与虚构——李洱论[J];小说评论;2002年02期
9 王宏图;行走的影子及其他──李洱《花腔》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3期
10 敬文东;历史以及历史的花腔化——论李洱的《花腔》[J];小说评论;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森(吉林市北华大学师范学院);李洱:笑比哭还难看[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玉梅;李洱:走出去要推一流作家作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朱四倍 教师;看与不看,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俞小石;李洱《花腔》获得好评[N];文学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张英 实习生 李邑兰;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喜欢我[N];南方周末;2008年
6 北乔;《花腔》中的花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李洱 探究知识分子心灵困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周毅;李洱长篇小说《花腔》引起关注[N];文汇报;2002年
9 汪政;《花腔》:李洱的历史诗学[N];光明日报;2003年
10 陈晓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历史在别处[N];北京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部;失落的境地与不弃的言说[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董勇;李洱小说叙事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王芳;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精神悖谬[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素俊;多变的题材,不变的追求[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杨慧茹;折翼天使的眼泪与悲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宗培玉;站在地狱的屋顶上凝望花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瑛;午后的诗学——论李洱小说的叙述艺术[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连远;李洱小说的后现代特征[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9 黄听松;知识分子的叙述空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蔡楠;李洱中短篇小说之探微[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759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5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