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惠芬的“底层叙事”
本文关键词:论孙惠芬的“底层叙事”
【摘要】:孙惠芬是近年崛起的“底层叙事”作家之一。从1982年处女作《静坐喜床》至今发表200余万字,其中8部中短篇小说集,4部长篇小说,1部长篇散文集,并获得诸多奖项,部分作品译介海外。她根植于草根文化、立足于民间精神又饱含人道主义情怀,她用文学的形式来完成对现代化反思的历史命题,并以想象的方式构建理想乡村。在写作上,孙惠芬一反文坛盛行的“宏大叙事”,以风情散文、情思随笔的方式为“底层叙事”的道路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创作方法。为此,本文将从孙惠芬的“底层叙事”的苦难主题,去模式化的艺术策略,以及反思乡村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孙惠芬小说的创作。本文首先在绪论中解释了“底层文学”和“底层叙事”,分析总结了目前研究界对“底层叙事”所指出的局限,引出本文对孙惠芬如何突破“底层叙事”局限的讨论。其次,本文主体的第一部分整理了孙惠芬的苦难叙事主题,围绕小说中乡村的现实困境展开,深度开掘了乡村的经济发展、精神建设、情感救赎三方面的困境,并依循小说的内容推论出原因。再次,在本文第二章中重点讨论了孙惠芬在去“底层叙事”模式化的艺术手段。从虚构、原型、日常生活、悲剧美学、瞬间心理等角度,分析了孙惠芬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在第三章里,本文分析了孙惠芬的“底层叙事”的文化意蕴。从风俗、反思乡村传统文化、对农民精神现代化空白的批判、以及生命悲剧意识等方面总结孙惠芬小说的文化内涵。最后,本文在结语处指出了孙惠芬小说存在的问题。孙惠芬的小说可以说是辽南农村的一面文艺化的镜子,也是中国当代十分宝贵的乡土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绝非本文能完全概括和总结的,但是本文将以最深厚的敬意试论孙惠芬小说对“底层叙事”的发展与变革。
【关键词】:底层叙事 乡村困境 去模式化 文化意蕴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0
- 第一章 底层书写10-25
- 第一节 生存之艰10-15
- 一、穷途末路的弃土者10-12
- 二、致富无门的守土者12-14
- 三、穷途末路的边缘人14-15
- 第二节 精神求索之难15-20
- 一、身份认同危机15-17
- 二、女性觉醒的哀歌17-18
- 三、无法超越的孤独18-20
- 第三节 情感救赎之辛20-25
- 一、二人世界的陷阱20-22
- 二、家庭情感的淡薄22-23
- 三、婚姻形式的松散23-25
- 第二章 去模式化的艺术策略25-37
- 第一节 小说文本的实验性25-30
- 一、原型的变形25-28
- 二、对形式多样化的追求28-30
- 第二节 以日常生活为中心的书写30-33
- 一、与日常生活对抗的悲情体验30-31
- 二、日常生活折射出的个人史观31-33
- 第三节 瞬间心理的扩大化33-37
- 一、心理网络的多维度透视33-35
- 二、瞬间冲动与结构转机35-37
- 第三章 孙惠芬小说的文化意蕴37-50
- 第一节 风俗写意37-40
- 一、辽南风景图37-38
- 二、辽南风俗画38-40
- 第二节 对乡村文化的反思40-45
- 一、人性的愚昧劣根40-42
- 二、伦理解构42-43
- 三、民间精神的失落43-45
- 第三节 深沉的生命悲剧意识45-50
- 一、自我放逐与自我戕害45-46
- 二、生存的无力感46-48
- 三、在“爱”中挣扎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6-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淑;;家园何处——孙惠芬乡村叙事中“乡”与“城”的表征[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2 程义伟;宋扬;;辽宁辽南文化与孙惠芬小说创作[J];小说评论;2009年S1期
3 马琳;;空间场域·身份认同·人文关怀——经济变迁背景下的孙惠芬小说[J];小说评论;2009年S1期
4 程亚丽;;论《吉宽的马车》——孙惠芬创作中的空间叙述[J];文艺争鸣;2010年11期
5 郑斯扬;林丹娅;;城乡变迁中的孙惠芬小说之伦理观[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周景雷;;不可探查的“关系”与“坏乡村”的秘密——关于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2期
7 王元;;艰难抉择——读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J];农村工作通讯;2013年16期
8 刘益令;;认识孙惠芬[J];海燕;1998年11期
9 王艳荣;;乡村叙事与民间声音——读孙惠芬的《上塘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张峗;孙惠芬;;在城乡之间游动的心灵——孙惠芬访谈[J];小说评论;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代红;孙惠芬新作: 用心灵穿越 百年辽南和家族传奇[N];大连日报;2011年
2 李敬泽 评论家;孙惠芬的葬花辞[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陆梅;歇马山庄:孙惠芬的心灵故乡[N];文学报;2003年
4 杨鸥;孙惠芬:关注民工的精神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5 本报记者 舒晋瑜;孙惠芬:这是一次黑暗里的写作[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周立民;孙惠芬的后花园[N];辽宁日报;2002年
7 周立民;孙惠芬的后花园[N];文学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研;放慢脚步寻找安放心灵的位置[N];辽宁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尹平平;《生死十日谈》:乡村生死故事背后的“精神黑洞”[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10 山民;“事实”与“真实”[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霞;论孙惠芬乡土小说中的伦理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超;游走在城乡之间的精灵[D];渤海大学;2015年
3 姜玉倩;孙惠芬乡土小说中的时间叙事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董冰冰;论孙惠芬的“底层叙事”[D];黑龙江大学;2015年
5 肖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解读孙惠芬作品中的城乡情感走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庆蕾;游走在城乡之间的寂寞灵魂——孙惠芬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日娜;试论孙惠芬笔下的乡村女性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武笳;痛并爱着[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居莉;孙惠芬城乡叙事中的中国现代性[D];扬州大学;2012年
10 赵丽凤;孙惠芬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7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6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