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江格尔》中的国家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史诗《江格尔》中的国家观研究
【摘要】: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一部涉及到古代蒙古族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学术领域的巨著,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律理)、军事、地理、医学、生物、建筑、哲学、历史、风俗、文学、体育、音乐、舞蹈等方面,其内容承载着蒙古族人民丰富的文化精神。研究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政治观有助于蒙古族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能服务于自己民族的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着重研究英雄史诗《江格尔》的国家观,对以社会为基本单位的家庭,进行了详细地剖析,在私有制的产生和世袭制的产生等方面,对英雄史诗《江格尔》国家的发生及形成进行了描述,对当时国家的形式、功能、特点、性质进行了论述。引言部分介绍了英雄史诗《江格尔》国家观研究领域的概貌及研究意义。第一章,论述了英雄史诗《江格尔》政治观形成的现实背景。英雄史诗《江格尔》体现了社会氏族制开始瓦解、奴隶制开始形成的转折时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工具在逐步先进,牧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了剩余产品,于是私有制产生了,也产生了贫富不均,更产生了江格尔及洪格尔等统治阶级人物及被压迫的阶级“阿拉不图”(纳贡者)奴隶大众。其次,当时的蒙古族人民认为国家政权是不可侵犯的。君主“可汗”奉天命而生的,当时的蒙古族崇尚国家、政治,注重和谐,崇拜强大的力量,这些特点及性质在论文得到充分的论述。第二章,论述了英雄史诗《江格尔》政权的形成和功能。在论述政权形式方面,本论文着重剖析了以社会为基本单位的家庭形态及世袭制。英雄史诗《江格尔》描述了“宝木巴家园”形态,做为最高统治者的江格尔把臣属分为左右中三方,有条有理的治理“宝木巴家园”疆土的方法。论文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简单指出了奴隶制的产生过程。论文又着重论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外来侵略者的镇压及扩大疆土俘获奴隶,进行开边战争,发展畜牧业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宝木巴家园”而奋战的情形。文中阐述了以上诸方面以及国家政权所发挥的功能及职责。
【关键词】:英雄史诗《江格尔》 国家 和谐 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9
【目录】:
- 附件5-7
- 内容摘要7-9
- Abstract9-11
- 目录11-12
- 正文12-54
- 参考文献54-60
- 附件60-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佑夫;歌唱生命──《江格尔》门外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斯钦巴图;;《江格尔》漫谈[J];寻根;2006年05期
3 周建国;周密;;贾木查的《江格尔》情结[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孙瑾;;走出去的《江格尔》[J];新疆新闻出版;2010年06期
5 仁钦道尔吉;;《江格尔》研究概况[J];蒙古学信息;1982年04期
6 扎格尔;;国内《江格尔》研究论文目录索引[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7 仁钦道尔吉;;《江格尔》研究概况[J];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03期
8 格日勒扎布;;中国《江格尔》研究概述[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04期
9 陈实;;国际《江格尔》学术讨论会简述[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04期
10 格日勒扎布;;《江格尔》产生的前提与历史文化基因[J];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子人;;《江格尔》的浪漫主义效用[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2 孟开;;江格尔的形象与土尔扈特部阿尤克可汗的关联[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3 仁钦道尔吉;;《江格尔》的传承与保护[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4 萨仁格日乐;;论史诗《江格尔》中的服饰文化[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5 尼玛;;简评新疆《江格尔》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6 孙瑾;;十年磨一剑 锋从谨严起——《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的价值探析[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7 海英;;新疆和静县史诗《江格尔》的传承与保护调查报告[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8 周海亮;;试论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的伦理思想与江格尔的理想人格[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丹碧;;关于史诗《玛纳斯》和《江格尔》的历史映像问题[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10 孟开;;《史诗<江格尔>的历史渊源》内容摘要[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斯钦巴图;中国新疆《江格尔》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记者 孟霞;和丰将建江格尔文化基地[N];伊犁日报(汉);2006年
3 斯钦巴图;中外著名的江格尔奇[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记者 井波;新大举行《江格尔》研究成果发布会[N];新疆日报(汉);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瑟;新疆:国际学界关注《江格尔》[N];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珍;汇集三国研究成果 新版《江格尔》面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记者 杨杰;和布克赛尔江格尔村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N];新疆日报(汉);2011年
8 本报记者 俞灵;《江格尔》,卫拉特蒙古人的灵魂[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记者 宋霞;和布克赛尔县让江格尔文化走出国门[N];塔城报;2007年
10 和布克赛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冬梅;坚持“三个结合”打造文化名县[N];塔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玉折;《江格尔》社会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额尔敦;《江格尔》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斯琴;蒙古英雄史诗《江格尔》与萨满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梅荣;《江格尔》产生不同版本的原因与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及传播特点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娜仁格日乐;《江格尔》中的江格尔世代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格根哈斯;史诗《江格尔》中的国家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诺敏;《江格尔》的崇高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包银花;图瓦《江格尔》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裴玉;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说唱艺术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娜;“江格尔”汉语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薛刚;《江格尔》中反角形象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接秀珠;“江格尔”的数字化保护与再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巴依尔塔;史诗《江格尔》中某些数字象征意义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9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8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