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梁实秋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
发布时间:2017-09-04 07:22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梁实秋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
【摘要】:梁实秋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不仅曾是“新月派首席理论家”,在文艺批评思想方面多有建树。抗战期间他创作了广受欢迎的《雅舍小品》,在翻译上面也有所成就。但他也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抗战期间他的一番话被左翼文人命名为“抗战无关论”而受到激烈批判。抗战期间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与他的散文、翻译以及受到的那场批判究竟有何关系以及梁实秋惹人争议的言论背后是什么都是值得思索的。本论文试图以抗战为切入点对梁实秋抗战时期主要经历、文艺思想、散文创作和翻译活动进行系统梳理、研究。研究力图摆脱文学史的固有结论,以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为轴心,把他的文学活动放在抗战大背景下探讨其与抗战文化的关系。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对现阶段国内外学术界对梁实秋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选题的独创性和研究重点给予说明,论文补充了梁实秋领域研究的空白。第二章论述抗战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冲击,通过三个著名知识分子的选择呈现出战争中知识分子的分化,并系统评述梁实秋在战争大背景下的主要活动经历,指出其国家主义的思想倾向。第三章通过论述梁实秋早年经历和文艺趋向、古典主义文艺观的主要观点以及对西方文艺思潮的观念继承对梁实秋文艺观的形成经过、主要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以文艺观的视角探讨有关“抗战无关论”的论战,指出左翼和梁实秋的分歧根本上是文艺观念的分歧。第四章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个是《雅舍小品》的主题倾向;另一个是梁实秋抗战时期三部译作的翻译特征。本章在抗战语境下对梁实秋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主题与翻译美学特征进行探究,指出《雅舍小品》批判性的指向和梁实秋不同于翻译界潮流的在翻译内容、主题、外在形式的审美性、经典型取向。
【关键词】:抗战时期 梁实秋 文学思想 文学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1
- 一、课题研究对象、意义7
- 二、课题研究现状综述7-11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梁实秋的主要活动抗战时期梁实秋的主要活动11-24
- 第一节 抗战时期自由主义作家的分化11-19
- 第二节 自由主义者梁实秋的“不自由”19-24
- 第二章 抗战时期梁实秋的文抗战时期梁实秋的文文学学学思想思想24-45
- 第一节 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24-29
- 第二节 文艺观念承继中的古典性和反浪漫性29-35
- 第三节 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及其范畴35-39
- 第四节“抗战无关论”的出台、争议及辨析39-45
- 第三章 抗战时期梁实秋的散文创作与翻译抗战时期梁实秋的散文创作与翻译45-65
- 第一节《雅舍小品》主题的批判性指向45-55
- 第二节 抗战语境下梁实秋的翻译55-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峰;;抗战初期周作人的选择新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张波;对“与抗战无关”论争的再认识[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3 邹振环;抗战时期的翻译与战时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秦川;浅议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文化选择[J];郭沫若学刊;2005年03期
5 耿云志;;胡适与抗战[J];安徽史学;1989年01期
6 许道明;京派作家与中西文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7 王雯恺;;从《雅舍小品》看梁实秋散文的价值取向[J];华章;2010年27期
8 蔡双全;试论胡适与周作人抗战时期不同的人生道路抉择[J];江淮论坛;2004年06期
9 段从学;;文坛究竟座落在何处——论文协同人对“与抗战无关论”的批判[J];晋阳学刊;2010年01期
10 卫公;鲁迅与创造社关于“革命文学”论争始末[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德亮;《中央日报·平明》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9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