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李洱的知识分子写作

发布时间:2017-09-07 00:00

  本文关键词:论李洱的知识分子写作


  更多相关文章: 李洱 切中肯綮 文学概念 上海文艺出版社 腰封 乡土中国 写作立场 盖棺定论 中国当代文学 人物形象


【摘要】:正二○一三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八卷本的李洱文集。其中多数的腰封上都有这样一则宣传语:"左手写乡村,右手写知识分子,百科全书式描写巨变的中国。"在素以制造噱头见长的腰封中,这段颇具盖棺定论气势的话语可以说切中肯綮地道出了李洱写作的三昧。作为一位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作家,写作中的知识分子立场以及讲述中国现实的渴望贯穿李洱创作的始终。基于此,从题材角度划分出的文学概念——知识分子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李洱;切中肯綮;文学概念;上海文艺出版社;腰封;乡土中国;写作立场;盖棺定论;中国当代文学;人物形象;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二○一三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八卷本的李洱文集。其中多数的腰封上都有这样一则宣传语: “左手写乡村,右手写知识分子,百科全书式描写巨变的中国。”在素以制造噱头见长的腰封中,这段颇具盖棺定论气势的话语可以说切中肯綮地道出了李洱写作的三昧。作为一位具有高度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洱;高眼慈心李敬泽[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会平;;艺术经验的阐释——读杜威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2 唐圣;;信仰的空场:门客文化批判——由《春秋战国门客文化与秦汉致用文艺观》所引发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马礼霞;;评《老人与海》中的荒诞意识[J];长城;2012年04期

4 张晓冬;;对生命“有限”性超越的哲学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赵佃强;;“向死而生”的人性诉求与表达——观电影《深海长眠》有感[J];电影评介;2007年17期

6 徐晓东;刘智海;;在疯狂后冷静,于玩笑中清醒[J];电影艺术;2006年05期

7 管雪莲;;《红字》的叙事策略及意义生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秦洁荣;;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圣经传统[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3期

9 张金富;张凌逸;;作家自杀深层意识探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10 董梁;;莫言《蛙》的存在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2 罗滋池;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D];上海大学;2010年

3 刘玉梅;道德焦虑论[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芳;80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徐晓东;镜中野兽的醒来——论电影“奇观”[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韩雷;神话批评论[D];浙江大学;2006年

8 梁艳华;在尘世的自由与天国的自由之间[D];浙江大学;2007年

9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永明;士者何为[D];武汉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春光;论穆旦诗歌的存在主义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海霞;现代人生存价值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战军;转换中的李洱[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4期

2 ;李洱作品目录[J];小说评论;2006年04期

3 王瑛;;他者叙事——论李洱小说中的叙述者[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4 戴瑶琴;;从“悬浮”到“落地”——李洱的个人言说[J];文化学刊;2012年06期

5 张楠;;李洱小说里诗性的细节[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S2期

6 张楠;;谈李洱小说中互文的精准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21世纪鼎均双年文学奖授奖辞——李洱[J];作家;2003年03期

8 敬文东;记忆与虚构——李洱论[J];小说评论;2002年02期

9 王宏图;行走的影子及其他──李洱《花腔》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3期

10 敬文东;历史以及历史的花腔化——论李洱的《花腔》[J];小说评论;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森(吉林市北华大学师范学院);李洱:笑比哭还难看[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玉梅;李洱:走出去要推一流作家作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朱四倍 教师;看与不看,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4 李洱 李静;李洱:让你的表达成为一种公共关怀[N];北京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俞小石;李洱《花腔》获得好评[N];文学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张英 实习生 李邑兰;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喜欢我[N];南方周末;2008年

7 北乔;《花腔》中的花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8 ;李洱 探究知识分子心灵困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周毅;李洱长篇小说《花腔》引起关注[N];文汇报;2002年

10 汪政;《花腔》:李洱的历史诗学[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勇;李洱小说叙事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王芳;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精神悖谬[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素俊;多变的题材,不变的追求[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杨慧茹;折翼天使的眼泪与悲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宗培玉;站在地狱的屋顶上凝望花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瑛;午后的诗学——论李洱小说的叙述艺术[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连远;李洱小说的后现代特征[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8 黄听松;知识分子的叙述空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蔡楠;李洱中短篇小说之探微[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10 徐楠;行云流水般的叙事“花腔”[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06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06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8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