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许宗衡与晚清常州词派的诗化问题辨正

发布时间:2017-09-09 11:43

  本文关键词:许宗衡与晚清常州词派的诗化问题辨正


  更多相关文章: 许宗衡 《拳峰馆词》 《玉井山馆诗余》 常州词派


【摘要】:晚清著名词人许宗衡以《玉井山馆诗余》名世,但其早期词稿《拳峰馆词》的发现,为比较其前后期词作风格、特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本文研究指出,其创作历程实可概括为词作的诗化,主要表现在思想情感、艺术形式、词学观念等方面。通过对许宗衡词作诗化问题的探析,本文亦指出对晚清常州词派诗化问题的认识,学界在注意到其成就、贡献的同时,亦须考虑到它的限制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许宗衡 《拳峰馆词》 《玉井山馆诗余》 常州词派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晚清民国词集专题研究”(项目号:13AZD04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3
【正文快照】: 有清一代,词家众多,流派纷立,词集的创作与出版极为兴盛,词学理论亦高度成熟,可谓是词之发展史上的“中兴”时期。在各词学流派的发展与更替中,对词坛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常州词派,自嘉道间张惠言编刊《词选》后,“户诵家弦,由常而歙,由江南而北被燕都,更由京朝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玲妹;论清代常州词派妇女词的题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邓新华;论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的说词方式[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黄志浩;论常州词派的比兴理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黄志浩;论常州词派鉴赏理论的嬗变[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6期

5 朱德慈 ,钟振振;季世悲吟 词坛结响——常州词派的现实关怀与裂变史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陈文新;论常州词派的词统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7 刘贵华;略论清代常州词派的比兴寄托理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8 苏利海;;从词人群体到词学复古思潮——“常州词派”流派性质考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03期

9 迟宝东;;嘉道时期常州词派的组织形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王爱荣;段晓华;;论张氏四英词及与常州词派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中医科学院 孟庆云;古文经学 常州词派[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胡全章;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探询[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德慈;中晚期常州词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晨晨;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理论的美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马子尧;论常州词派的起源与常州经学之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3 黄晓丹;早期常州词派与毗陵张氏家族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关伟;论常州词派对“词境”的建构[D];安徽大学;2013年

5 张艳;洪亮吉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陈小燕;周之琦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0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20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7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