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梅花意象浅论
发布时间:2017-09-20 02:26
本文关键词:宋词梅花意象浅论
【摘要】:梅花傲雪凌霜的高洁品格,素艳清香的风韵,深受宋代文人的喜爱与崇敬。宋人借咏梅来抒发自我的某种生活体验、人生感受或寄托自己的思想情志。梅花成为宋代文人表达心绪的一种载体,它体现着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人格和审美风尚。本文立足于宋代咏梅词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对宋代咏梅词创作的基本情况、宋代咏梅词繁荣的原因、宋代咏梅词的情感类别与内涵旨向、宋代咏梅词与民俗文化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文章主体内容包括:第一,咏梅的文学传统与文化渊源。在文学史上,艺梅咏梅具有久远的历史传统,经历了先秦两汉的肇始期——魏晋六朝的自觉期——隋唐五代的渐盛期和宋代的繁荣期等几个阶段。第二,宋代咏梅词的基本情况。包括宋代咏梅词的内涵界定、咏梅词的数量与类型、宋代咏梅词繁荣的原因等。第三,宋代咏梅词的情感类别与内涵旨向。宋词中的梅花枝干苍劲,疏影横斜,花形文雅,花色庄丽,花香隽永,暗香浮动具有傲雪凌霜,剪冰裁雪,不畏严寒,坚韧顽强的特点,蕴含了词人幽怨感伤,相思离别,家国之思,黍离之悲等情感,体现了坚贞刚毅、幽独耿介,淡泊闲静的人生追求和审美情趣。第四,宋代咏梅词与民俗文化。宋代咏梅词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形象而直观的体现了宋人的精神生活。以梅祝寿,因梅花有着“长寿”、“难老”等特征,宋人借此来祝福寿星健康长寿;燃梅还魂,宋人称梅花为美人魂,也有着燃梅香以还魂的祭祀习俗;梅妆,梅妆起自寿阳公主,在宋代非常流行,宋人喜欢描梅花妆插戴梅花来表现自己的清雅与美丽。
【关键词】:宋代 咏梅词 情感类别 内涵旨向 民俗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一)选题缘起8-9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9-10
-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10-12
- 一、咏梅的文学传统与文化渊源12-17
- (一)先秦两汉:咏梅文学的肇始期12-13
- (二)魏晋六朝:咏梅文学的自觉期13-14
- (三)隋唐五代:咏梅、艺梅的渐盛期14-17
- 二、宋代咏梅词概说17-22
- (一)关于咏梅词的界定17
- (二)宋代咏梅词的基本情况17-19
- (三)宋人咏梅词繁荣的原因19-22
- 1、重文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宋代咏梅词的繁荣20
- 2、崇雅与尚理的时代风尚造就了宋代咏梅词的基本趋向20-21
- 3、文学积淀与文学传统使之然21-22
- 三、宋代咏梅词的情感类别与内涵旨向22-34
- (一)摹物写形,形态毕现22-25
- 1、开谢似雪,骨中香彻:梅之色、香22-24
- 2、枝北枝南,疑有疑无:梅之影24-25
- 3、玉骨冰姿,人间第一:梅之姿25
- (二)幽怨感伤,相思离别25-28
- (三)傲骨铮铮,剪冰裁雪28-30
- (四)幽独耿洁,淡泊闲静30-34
- 四、宋代咏梅词与民俗文化34-43
- (一)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梅寿34-36
- (二)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梅魂36-39
- (三)注唇涂额新妆了,斜插梅花仍斗妙:梅妆39-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素芳;;宋代诗词中梅花象征意义创新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宝明;宋代咏梅词论说[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85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8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