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余华小说中的温情意向与救赎依托

发布时间:2017-09-23 11:02

  本文关键词:论余华小说中的温情意向与救赎依托


  更多相关文章: 余华小说 温情 救赎


【摘要】:1990年代后,余华小说虽然仍将人性的残忍与生活的阴暗作为其文本表现的主体,但与这种表现同在的是其对爱与温情的深度渴望;其对弱者苦难生存的表现凝结为"活着"哲学的表现,而伦理意志让其走向了民间大地。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余华小说 温情 救赎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马原、莫言、残雪等人先行,苏童、格非、余华等人继后的小说家队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构成了独具色彩的“先锋”阵营。具体来看,其先锋则性主要体现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1〕(P291)而在“生存状态”层面上探索得最为持久也最为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谈余华小说的另一种人文关怀[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程戈;对余华小说一种存在哲学的解读[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1期

3 张福萍;论余华小说的并置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张瑞英;;论余华小说的暴力审美与死亡叙述[J];文史哲;2006年03期

5 董颖;;余华小说中恶魔性现象的初步统计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杨振宇;;余华小说创作中苦难主题的嬗变[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王峰;公培强;;苦难的救赎——论余华小说中苦难意识的流变[J];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8 张治军;;浅谈余华小说的暴力[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钟海林;;余华小说的风格转变[J];名作欣赏;2010年18期

10 李佳;;论余华小说文革记忆的言说[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换生;王达敏;;论余华小说的少儿形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陶锐钊;;父亲之歌——从父子关系的演变看余华小说的创作[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良骏;学者十年,学风如是[N];文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贝莎;论余华小说的反讽艺术[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施涵丽;论余华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徐姗姗;余华小说创作风格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4 黎晨;余华小说语言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谢成梓;论余华小说风格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严海英;余华小说的悲剧性意蕴[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彭文霞;论余华小说的边缘人物的“狂”[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余雷;余华小说暴力叙述的嬗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牛雅莉;余华小说父性意识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李承芝;余华小说在韩国的接受[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4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04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