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云南进士文学著述考
本文关键词:明清云南进士文学著述考
【摘要】:本文以明清云南进士及其文学著述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考证云南明清进士的数量、籍贯及家庭出身,并在此基础上对明清云南进士的文学著述进行考证。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对前辈和时贤在云南科举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回顾,论证明清云南进士及其文学著述研究的价值所在,并对明清云南进士的范围进行界定。第一部分通过《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新纂云南通志》和各类云南地方方志的记载,对明清云南进士的人数、明清云南进士群体的籍贯以及明清云南进士群体的身份等问题进行考证,力图对明清云南进士的基本信息揭示出一个较为清晰准确的脉络。第二部分对明清云南进士的文学著述进行具体的考证。在本部分首先对明清云南进士的著述情况进行分析,在本部分只就版本有出入的进士文学著述进行分析,其他的进士及其著述情况置于附录中供读者查阅。再分别就明清两代云南进士的著述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明清云南进士著述的时代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论述明清云南进士群体对明清云南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及其对文学风尚的影响。
【关键词】:明清 云南 进士 著述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言7-12
- 一、研究现状7-10
- 二、明清云南进士范围界定10-12
- 第一章 明清云南进士基本信息考12-36
- 第一节 明清云南进士人数考12-22
- 第二节 明清云南进士群体籍贯考22-30
- 第三节 明清云南进士群体出身考30-36
- 第二章 明清云南进士文学著述考36-50
- 第一节 明清云南进士文学著述的著述类别37-45
- 一、诗集及版本考述38-40
- 二、笔记方志及版本40-43
- 三、经史注疏及版本43-45
- 四、理论著作及版本45
- 第二节 明清云南进士文学著述的地理分布情况45-47
- 一、明代云南进士文学著述的地理分布情况45-46
- 二、清代云南进士文学著述的地理分布情况46-47
- 第三节 明清云南进士文学著述的时代分布特点47-50
- 第三章 明清云南进士对明清云南文学发展的影响50-54
- 第一节 进士文学对科举内容的涉及50-52
- 一、科举内容的变迁50-51
- 二、进士文学内容的转变51-52
- 第二节 进士文学对文学风尚的引领52-54
- 一、进士著述的对文学创作方向的引领52-53
- 二、进士著述对云南文化的传播53-54
- 结语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8-59
- 附录59-99
- 附录 1:明代云南进士名录59-69
- 附录 2:清代云南进士名录69-90
- 附录 3:明代云南进士著述录90-93
- 附录 4:清代云南进士著述录93-99
- 附录 5:明清云南进士籍注9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明代“土达”及其归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梁仁志;;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的特色[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3 金卫国;;从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看清朝前期满汉民族磨合[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4 金阿宁;王海胜;;近代中国私塾改良动因论析[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5 劳凯声;;公立学校200年:问题与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4期
6 刘园园;;汉代察举制探析[J];才智;2011年20期
7 梁磊;胡克诚;;刘瑾迫害杨一清事件原因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8 陈先蕾;陈力;;清代八旗科举进士科中试额数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9 马廷中,张萍;云南民族地区教会学校教育及影响[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陈景普;浅谈中国教育制度的心理规范[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淳英;李存晰;;北京大学校史溯源问题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2 陈斌;;从明清黔中田土税赋看贵州民族关系[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顺平;;明代陕西行都司屯田数额考[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4 范德;Edward L.Farmer;姜永琳;;论明之移都北京[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5 高艳林;;明代天津人口初探[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6 肖立军;;明代屯堡分布密度及修建规制浅探[A];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新峰;;朱元璋任职考[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8 陈晓珊;;《明太祖实录》勘误一则兼论明代辽东屯田起始时间[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三辑)——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专辑[C];2014年
9 连启元;;明代官方告示的结构与格式[A];明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六生;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友庭;晋藩屏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顾世宝;元代江南文学家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洋娇;《明史·河渠志四》海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惠玲;张雨及其《全陕边政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许作海;魏焕《皇明九边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曹鸿杰;杨一清《关中奏议》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黄文保;明代基层防卫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高希;明代北京亲军卫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晶;抗战时期大后方基础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奉莉;抗战时期大后方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17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1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