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诗学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随园诗话》诗学思想研究
【摘要】:《随园诗话》是袁枚影响较为深远的一部诗学著作,深受研究者关注。它以“诗写性情”为宗旨,于权威的“格调说”、“神韵说”及“肌理说”中脱颖而出,追求自由、灵活的创作方法。同时它还包含了袁枚的众多批评思想,如独树一帜的批评原则和鉴赏式的批评方法,最为引人注目的要数其中所包含的对女性闺阁诗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的精神觉醒,促进了女性的自我觉醒。袁枚深受庄子辩证思想的影响,因此《随园诗话》无论在论述诗歌创作方面,还是在诗歌批评方面,都蕴含着辩证的光芒。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随园诗话》的诗学思想。第一章明确“性灵说”所具备的内涵。首先,结合时代背景阐释袁枚性灵诗学的思想基础,分别阐释儒、道两家对袁枚的影响;其次,在比较中说明袁枚对“格调说”、“神韵说”、“肌理说”的批判及认同;最后,汲取前人研究的成果,从性情、灵机两方面阐释对“性灵说”内涵的理解。第二章分析《随园诗话》的诗歌创作观点。首先阐释创新、诗文贵曲及以意为主三个方面的创作原则;其次论述创作主体要具备博识、精思及神悟的能力;最后主要从重“真”、求“活”及语言的白描与口语化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创作表达方式。第三章主要论述《随园诗话》的诗歌批评思想。袁枚在进行诗歌批评时比较看重能够使人动“情”或者极为有“趣”的诗作,另外袁枚的诗歌批评还具有尚“清”的倾向。第二节则重点论述其批评方法,主要有摘句批评、鉴赏批评及戒偏批评三种方法。最后在介绍有清一代闺阁诗创作状况的基础上,从袁枚对闺阁诗的重视、对闺阁诗的评价及评价特点三方面来阐释袁枚对闺阁诗的看法。结语部分简要分析《随园诗话》诗学方面的成就和不足。
【关键词】:袁枚 《随园诗话》 诗学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随园诗话》研究现状9-11
- 二、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基本内容11-14
- 第一章 诗歌本体论14-28
- 第一节 诗歌本体之基础14-17
- 一、尊孔疑儒14-16
- 二、道家思想影响16-17
- 第二节“性灵说”与当时各诗论的联系17-22
- 一、王士祯“神韵说”17-19
- 二、沈德潜“格调说”19-21
- 三、翁方纲“肌理说”21-22
- 第三节“性灵说”的内涵22-28
- 一、性情23-25
- 二、灵机25-28
- 第二章 诗歌创作论28-44
- 第一节 诗歌创作原则28-32
- 一、推陈出新28-29
- 二、诗文贵曲29-31
- 三、以意为主31-32
- 第二节 创作主体要求32-38
- 一、博学33-34
- 二、精思34-36
- 三、神悟36-38
- 第三节 创作表达方式38-44
- 一、重“真”38-39
- 二、求“活”39-41
- 三、白描及口语化41-44
- 第三章 诗歌批评论44-60
- 第一节 批评标准44-50
- 一、动“情”44-46
- 二、重“趣”46-47
- 三、尚“清”47-50
- 第二节 批评方法50-55
- 一、摘句批评50-51
- 二、鉴赏批评51-53
- 三、戒偏53-55
- 第三节 闺阁诗评价55-60
- 一、清代闺阁诗的创作55-56
- 二、袁枚对闺阁诗的重视56-58
- 三、袁枚闺阁诗评价的特点58-60
- 结语:《随园诗话》的影响60-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棣棣;;才胆力识的浸透——读《随园诗话》[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3期
2 洪肇然;;《随园诗话》译文指谬[J];读书;2010年03期
3 王英志;;《随园诗话》的记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4 王英志;顾校本《随园诗话》标点失误举要[J];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5 贺国鉴;;《随园诗话》中的贵州轶事[J];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02期
6 谭再励;《随园诗话》初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7 武晨雨;张立娜;;从《随园诗话》看诗歌的“随意”性[J];商品与质量;2012年S4期
8 关玉林;论《随园诗话》评杜诗[J];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02期
9 叶林;;读《随园诗话》[J];中华诗词;2008年04期
10 陈炎,邓东;《随园诗话》中的儒、道、屈、禅[J];理论学刊;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山海夫;读《随园诗话》[N];重庆日报;2001年
2 静永健 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 童岭 译;中国学研究之新方法:域外汉籍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萌;从《随园诗话》看袁枚的《诗经》观[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豆晴;《随园诗话》诗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玲玲;袁枚《随园诗话》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17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1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