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乐水”与“上善若水”——论柳诗“枯澹”之美
发布时间:2017-10-04 17:44
本文关键词:“知者乐水”与“上善若水”——论柳诗“枯澹”之美
更多相关文章: 苏轼 柳宗元 “枯澹” “中和之美” 儒家 道家
【摘要】:苏轼评柳宗元诗,好用"澹泊""枯澹"等语,意指其诗歌创作形貌朴实而情韵丰满。所谓"枯澹"之美实与儒家所倡"中和之美"、道家所倡"法天贵真"本质相同。柳诗中具有"枯澹"之美的作品,集中创作于元和五年至元和十年之间。在此期间,柳宗元深受儒、道两家"知者乐水""上善若水"等观点的影响,力求改变"躁进"心态,愤懑之意减淡,内心日趋平和,诗歌创作讲求自然,故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枯澹"之貌。此外,移居愚溪也是造成柳宗元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之一,而苏轼的个人处境和遭遇,也使他格外看重柳诗的平淡自然之作。
【作者单位】: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
【关键词】: 苏轼 柳宗元 “枯澹” “中和之美” 儒家 道家
【基金】: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070ZD)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苏轼首倡柳诗具“枯澹”之美,将柳宗元与韦应物并称,曰韦、柳诗“发纤y诩蚬,
本文编号:971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7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