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文化临时街景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年文化临时街景设计研究
【摘要】:中国的年文化是华夏文明特有的节日文化,在我国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但是时过境迁,步入现代化的人们觉得过“年”的形式陈旧缺少新意。怎样让中国的年文化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从年文化临时街景的理论探索出发予以研究,通过调研全国比较成功的年文化相关案例,提取年文化符号,进行视觉环境艺术设计的改造,并应用于咸阳抗战路年文化临时街景的设计探索。意在打造更加新颖、时尚的传统年文化临时街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凝聚力。目前,我国对于年文化临时街景的设计研究还相对较少,以现有的街道空间打造出具有商业带动作用的年文化临时街道也属于首次。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年文化”的基本内容,将繁杂的年文化内容进行了具体分类和归纳。通过对临时街景的理论研究,重新为年文化找出街道载体和新的表现形式,寻找出一条适合于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年文化临时街景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具有年文化符号和秦文化元素的咸阳抗战路年文化临时街景的设计,从而对我国的年文化相关设计提供参考。在我国打造“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民族的地域特色,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我国的传统节日,倡导“中国人过中国年”。年文化临时街景的新形式更加适合现代人审美取向和心理感受,让中国的“年文化”以一种新的常态走向世界。
【关键词】:年文化 临时街景 视觉环境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概述9-23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9-13
- 1.1.1 研究背景9-11
- 1.1.2 研究目的11
- 1.1.3 研究意义11-13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基础13-18
- 1.2.1 研究现状13-16
- 1.2.2 研究基础16-18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18-20
- 1.3.1 研究方法18
- 1.3.2 研究思路18-20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20-23
- 1.4.1 研究内容20-21
- 1.4.2 研究框架21-23
- 2. 年文化临时街景的理论研究23-45
- 2.1 年文化的理论研究23-35
- 2.1.1 年文化的概念界定23-24
- 2.1.2 年文化的内容24-25
- 2.1.3 年文化的分类25-30
- 2.1.4 各个民族的年文化习俗30-33
- 2.1.5 各个地域的年文化习俗33-35
- 2.2 临时街景的概念梳理35-43
- 2.2.1 临时街景的概念限定35
- 2.2.2 临时街景的分类35-36
- 2.2.3 临时街景的特征36-37
- 2.2.4 临时街景的构成要素37-40
- 2.2.5 临时街景的设计方法40-43
- 2.3 年文化、临时街景、年文化临时街景的关系43-45
- 3. 年文化临时街景相关案例研究45-65
- 3.1 大唐西市年文化临时街景调研45-50
- 3.1.1 大唐西市年文化临时街景概况45-46
- 3.1.2 西市年文化临时街景的“年文化”内容46-48
- 3.1.3 基于临时街景设计方法的评价分析48-49
- 3.1.4 大唐西市年文化临时街景调研结果总结49-50
- 3.2 山东周村年文化临时街景案例50-55
- 3.2.1 周村年文化临时街景概况50-51
- 3.2.2 周村年文化临时街景的“年文化”内容51-54
- 3.2.3 基于临时街景设计方法的评价分析54-55
- 3.3 广州迎春花市临时街景案例55-60
- 3.3.1 广州迎春花市临时街景概况55-56
- 3.3.2 广州迎春花市的“年文化”内容56-59
- 3.3.3 基于临时街景设计方法的评价分析59-60
- 3.4 相关案例的对比分析60-65
- 3.4.1 相关案例的对比分析60-62
- 3.4.2 相关案例内容与形式的异同62-65
- 4.年文化临时街景设计策略研究65-75
- 4.1 年文化临时街景设计方法的由来65-67
- 4.1.1 临时街景设计方法的延伸65-66
- 4.1.2 年文化符号的运用66-67
- 4.2 年文化街景临时性装饰的设计策略67-71
- 4.2.1 年文化临时街景的设计难点67-68
- 4.2.2 年文化临时街景的设计策略68-69
- 4.2.3 年文化临时街景设计原则的确立69-71
- 4.3 年文化临时街景的设计流程71-75
- 4.3.1 现场调查71-72
- 4.3.2 资料分析72
- 4.3.3 街景主题功能分类及构成要素72-75
- 5.咸阳抗战路年文化街景临时性装饰设计探索75-95
- 5.1 基地概况75-80
- 5.1.1 设计区域75-76
- 5.1.2 咸阳当地文化资源分析76-78
- 5.1.3 街景特征分析78-80
- 5.2 年文化街景临时性装饰设计80-92
- 5.2.1 基本街景设计80-83
- 5.2.2 主体事件设计83-90
- 5.2.3 辅助事件设计90-92
- 5.3 设计方法总结92-95
- 6. 结语95-97
- 致谢97-99
- 参考文献99-101
- 附录一 图表目录101-103
- 附录二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化生活[J];山东水利;2013年12期
2 熊晓燕;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职工文化生活[J];北京水务;2008年S1期
4 贺雪峰;乡村建设重在文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年10期
5 王先进;;建设交通行业特色文化,促进交通又快又好发展[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6年05期
6 梁金花;;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7 左春和;;文化产业发展走进八大误区[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S1期
8 谢佩祥;;在大质检文化建设上有新作为[J];质量探索;2010年10期
9 张兴军;胡娅静;;绿色设计之我见[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8期
10 徐家梅;方章东;;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三重辩证关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堂;陈明九;;对农村生活文化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2 李美;;文化(艺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玉英;;文化要在共建共享中繁荣[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4 丁光勋;;关于我国城市老年文化消费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5 黄丽云;;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调查[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6 黄丽云;;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调查[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7 朱应海;井润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我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8 ;丰富老人文化生活 欢度快乐晚年[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9 裘君谟;;关于新一轮文化长廊创建工程的若干问题[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10 蔡敬云;;关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思考和建议[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英;文化建设要实现共建共享[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记者 武福臣邋通讯员 郭永旺;郭矿公司让职工共享文化成果[N];邯郸日报;2007年
3 刘小萍;公共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叶志坚;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N];福建日报;2009年
5 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 厅长 冯韶慧;着眼时代新要求 践行文化新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郭小玲 龙昆 本报记者 王小刚;“文化搭桥”让关爱温暖人心[N];南昌日报;2012年
7 记者 王文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N];喀什日报(汉);2012年
8 记者孙晓华;落实十八大精神 巩固文化成果[N];抚顺日报;2012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杨一帆;新文化生活 映衬美丽乡村[N];中国妇女报;2012年
10 记者 杨军;兰州火车头影城活跃职工群众文化生活[N];人民铁道;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文基;越南城市文化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晓非;工厂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蔡建芳;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胡神松;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严墨;碎片化到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侔卫;文化遗存与地方互动:海龙屯土司文化遗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张婷婷;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评析[D];辽宁大学;2015年
3 孙婧;中国的海外文化投资探析[D];复旦大学;2013年
4 马可;南阳民俗文化保护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崔紫媛;通过文化反哺提升农民市民素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徐清;论大众文化的反智主义倾向建构和消解策略[D];苏州大学;2015年
7 李茹;巴彦淖尔地区熟语语言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孙婧;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市场变迁及效益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9 马伊立;锡伯族传统弓箭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10 陈雪梅;镇街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9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09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