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数据分析的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9 20:28
本文选题:城市景观生态系统 切入点:演变 出处:《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永定河平原城市段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以流域为研究尺度,以所能获取最早有效遥感影像数据的时间——1979年为研究起始点,分析了白1979至2013共35年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情况。论文研究区域属于典型的北方城市河流流域,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受到城市发展等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矛盾突出,具有良好的区域代表性。区域具有较好的生态本底及文化底蕴,西部毗邻太行余脉,永定河川流而过且拥有“卢沟晓月”、“宛平夕照”等人文历史景观要素。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重新构建研究区域的“山”、“水”、“乡愁”共有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极具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梳理,在其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结合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提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规划优化策略。首先,本文基于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分析1979、1987、2001、2010以及2013年共五个时间节点的确定,分别从时间、空间以及文化内涵方面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规律。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方面,研究区域范围内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而水域、城市林地、居民用地以及其它用地面积总体均有增加;并且区域内植被盖度情况呈反抛物线式发展,植被盖度质量自2001年以来逐渐好转。在空间方面,研究区域各类景观内部的斑块数量虽有所提升但其连通性方面却表现较差;不同景观类型之间均逐渐朝着均质性、聚集性、整合性发展。在文化内涵方面,通过对研究区域各个时期文化载体变化的分析,得出不同时期研究区域所拥有的农业、工业以及生态为主导地位的景观文化格局。为了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本文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对区域尺度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人为因素方面,耕地、城市林地、水域以及居民用地四类景观类型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有明显关系,但耕地景观与其呈负相关关系;林业虽然属于第一产业但城市林地景观却与第一产业产值呈负相关关系;在产业结构上,第一二产业对水域景观发展影响严重,表现为明显的制约性;此外,自然因素对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弱,仅城市林地和水域景观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作为行政政策的直接体现,通过对在2010年开始正式实施的“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项目以及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两个城市园林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园林规划建设项目对研究区域景观文化类型的丰富,景观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及综合功能品质的提升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在通过上述工作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分析研究之后,作者基于2013年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现状,通过IDRISI Andes17.0软件平台对2025年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形式进行模拟预测,并与2013年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13至2025年间,在各景观类型面积占比方面,研究区域以居民用地为主的景观类型占比出现较大程度降低,而水域面积增长明显:在空间结构方面,各景观类型内部破碎化程度较2013年有所好转且趋于稳定,但水域景观的割裂程度相对较强。各景观类型之间的破碎化程度有加深趋势且呈均质化发展。最后,在综合了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特点、城市园林事件对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2025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预测分析之后,本研究建议从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城市景观生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完成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优化实施,从而实现创造和谐生态之城的梦想。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urban landscape ecosystem in Yongding River Basin from 1979 to 2013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landscape ecosystem in Beijing .
In the area , the vegetation cover degree is in the form of an anti - parabola development , and the quality of vegetation cover is gradually improved since 2001 . In terms of space , the number of patches in all kinds of landscape in the study area is improved , but its connectivity is poor ;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urban landscape ecosystem evolu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evolvement of urban landscape ecosystem in different periods by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cultural carrier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study area .
Although forestry belongs to the first industry , the landscape of urban forest land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first industry .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 the first two industries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s ,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reduction ;
In addition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system structure in the region in 2013 ,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form of the urban landscape ecosystem in the region by 2025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18
,
本文编号:1682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68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