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环境认知的哈尔滨商业步行街使用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9 01:11

  本文选题:哈尔滨商业步行街 + 环境认知 ; 参考:《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商业步行街,是使用者购物和休闲交流的场所,作为城市公共景观的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如今,使用者对优质的商业步行街环境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处在哈尔滨这样一个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中,哈尔滨市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是否能满足人们的使用和审美需求,是否是易识别的、能被使用者记住和辨识的,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建成环境使用现状的反馈,致使出现的问题不能得以及时解决并且一再重复。而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OE),就是一个从使用者自身需求出发,考察已建成环境使用情况的方法,不但能对建成项目进行评价、查验和反馈,还能对日后的相关项目产生前馈,POE作为一种设计决策的辅助手段和反馈机制,对提高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选择从环境心理学中环境认知的角度出发,以视觉形象、使用功能、文化表达为准则,分析研究了哈尔滨商业步行街环境设计的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含有7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运用AHP和因子分析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最后以哈尔滨四种典型的商业步行街为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将各街道的评级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进行比对,验证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并针对各商业步行街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Abstract]: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is a place for users to shop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s a component of urban public landscape, it embodies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of society. Today, users of high-quality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In Harbin, a city full of region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whether the design of Harbin's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can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use and aesthetics, whether it is recognizable, can be remembered and recognized by users. It is a matter of concern. The main reason for these problems is the lack of feedback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which causes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ime and repeated over and over again.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Poe, is a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built environment from the users' own needs. It can not only evaluate, check and feedback the completed projects. It can also produce feedforward Poe for related projects in the future as an auxiliary means and feedback mechanism of design decis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Harbin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visual image, using function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th 7 first class indexes and 24 second grade indexes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first class index, AHP and factor analysis are combin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second class index. Finally, four typical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s in Harbin are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ating results of each street wit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problems of each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峰;郑垂勇;;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初探[J];特区经济;2007年01期

2 伍光涛;;高速公路后评价的基本方法浅析[J];公路;2010年08期

3 杨勇新;黄相才;;港工结构的后评价[J];港工技术;1992年03期

4 吴俊;;湿地补水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4年07期

5 林洪;冯成祥;;关于我国高速公路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8年23期

6 史震古;;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后评价[J];江西水利科技;1993年01期

7 刘继光 ,佟玉冬 ,周义强;浅谈防洪工程后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J];水利天地;2002年11期

8 田芳;翟辉;;完成建筑全生命周期循环——使用后评价[J];华中建筑;2013年09期

9 沈瑾;周一鸣;孔庆峰;;高速公路后评价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10期

10 陈明致;《察尔森水库后评价》前言[J];水利经济;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炜;朱泽民;潘庆芳;周萍;;黄黄高速公路后评价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国电集团召开2013—2014年后评价工作启动视频会[A];《电站信息》2013年第06期[C];2013年

3 赵晓冬;侯汉坡;裴世保;;基于模糊理论的高速公路社会后评价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倪东生;;新增设备的立项与后评价及其监督机制的建立[A];第三届全国设备管理经验交流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安治永;使用后评价促进建筑创新[N];中国建设报;2005年

2 通讯员 侍法办;我市将实施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记者 苏杰;后评价制度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监管[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张洪星;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后评价工作即将展开[N];黄河报;2010年

5 记者 胡苏;专家呼吁政府投资“后评价机制”应尽快落实[N];经济参考报;2013年

6 马正茂;利用好后评价成果[N];石油管道报;2008年

7 北京行政学院副院长 姚光业;重大投资项目应建立后评价制度[N];北京日报;2001年

8 记者 姜斯雄;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高效投资体系[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中国人民银行节能减排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企业报》节能减排战略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辛小光;节能工作后评价机制研究[N];中国企业报;2008年

10 记者 孙宜华 通讯员 鲁勇 徐伟;文件如何实施后评价[N];连云港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存建;塔山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彭军龙;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综合定量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奚宽武;高速公路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4 唐斌斌;基于流域梯级开发的水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坚;高速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后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张瑛楠;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马莉娜;需求侧节能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罗捷;中小型水电站后评价体系探究[D];西华大学;2015年

5 王艺噱;乌鲁木齐商业办公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6 吴杭冬;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剧院使用后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慕文娟;基于环境认知的哈尔滨商业步行街使用后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8 李传冰;海勃湾发电厂三期工程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石晓妹;昆明—安宁高速公路效益后评价系统开发及应用[D];长安大学;2011年

10 赵雪;高速公路项目过程后评价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7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037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a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