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小型封闭景观水体污染机制及修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3 07:34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建设生态城市热潮的兴起,大量的小型封闭景观水体被引入以改善生活环境。小型封闭景观水体主要存在于城市绿地、公园、建筑区等地,具有环境容量低、自净能力差、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等特点。良好的表观性状是景观水体的基本要求,但如今藻类大肆生长、水体浑浊、颜色异常甚至发黑发臭等表观污染现象频繁出现。 本文以我校师陶园内的封闭水体为研究对象,运用表观污染指数(SPI)表征其表观污染情况,通过为期1年半的观察监测和现场模拟试验等研究,探索小型封闭景观水体的污染机制,了解表观污染历程,定量化研究主要污染源。本文对换水并抛洒石灰的应急修复手段进行修复效能评价,并进行了水力扰动试验以研究浮萍的生长特性,现得出如下结论: (1)小型封闭景观水体的表观污染随温度变化明显。SPI与温度、浊度、腐殖酸(UV254)、叶绿素a(Chl-a)均为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DO)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0.951、0.595、0.849、-0.699。说明温度适宜时,,枯落物的腐烂分解以及浮萍和藻类的竞争性生长会引起水体发生严重的表观污染。 (2)枯落物的腐烂分解、降雨及其产生的地表径流、大气干式沉降是小型封闭景观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师陶园水体中的COD、PO43--P和NH4+-N每年来自枯落物腐烂分解的量为33.983彙

本文编号:2498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498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