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城市发展中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原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14:24
【摘要】:世界遗产,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见证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个璀璨的文明,彰显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无穷智慧,极具独特性与杰出性。特别是那些地处城市当中或周边的世界文化遗产,每一项都蕴含着它所在城市特有的历史积淀、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艺术魅力,反映了这座城市过去的生存状态、民众的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座城市的荣光,更是国家和全人类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然而随着城市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缺乏遗产保护意识的盲目拆旧建新,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众多世界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中国自1985年12月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18年7月,先后有53项遗产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量居世界第二,其中有文化遗产36项。本文从中国这36项世界文化遗产中,选取地缘上处于城市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受到重大影响,与城市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发表的《世界遗产名录:填补空白——未来行动计划》(2004/2005)中界定的14种文化遗产类型为基础,将符合条件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归纳为公园/园林、古城/社区、文化线路、古建筑群等四种类型,并从各类型遗产中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遗产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再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同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管理方面较为成功的经验与先进理念,最后总结归纳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有效应对城市发展进程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破坏与侵蚀行为的共性的保护实施原则:整体保护原则、真实保护原则、活态保护原则、公众参与原则、遗产共享原则、风险防控原则、可持续保护原则。加强对城市发展进程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和公众深刻认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相互促进为基点,有效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开拓思路,共同参与,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方式。在当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必须深化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在推进城市良性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免遭破坏,利用好世界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品质、助推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才是可行之道。
【图文】:

拙政园,遗产保护


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在保护与管理中的办法可能大去笼统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难以真正发现文落实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更是虚谈。本章选择与我国城遗产,按上文的四类型分类结果和选择的典型案例,例点在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宏观了解第一节 公园/园林:苏州古典园林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美誉的苏州古典园。拙政园、网师园、留园和环秀山庄于 1997 年被登后,沧浪亭、耦园、狮子林、艺圃和退思园作此项遗产名录》。其中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的沧浪亭、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平面图,拙政园,保护范围,缓冲区


图 2-2 苏州古典园林地理位置分布图[1]这九座精美卓绝的苏州园林充分展现出我国古典园林之美。其中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是拙政园;被誉为“假山王国”的狮子林,,拥有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以园内精巧的建筑布局和众多奇石而闻名;沧浪亭以清幽取胜,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耦园“宅园合一,一宅二园”,独特的结构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等等。可以说,苏州古典园林中这 9 座园林的造景设置和风格特色涵盖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所有基本元素和关键价值。它集中完整地呈现出了苏州园林造园艺术、建筑特色以及文人墨客的诗词墨画,造园者的精神寄托和理想情怀。同时,在各园林缓冲区的边界内,河流、街道、小巷、民居以及文化氛围等基本元素也都得到了保护。这些要素共同代表了苏州古典园林及周边“城市风景”的风格风貌、氛围和意境。这里仅以拙政园、耦园为例,以平面图形式展现其保护范围及缓冲区,不再做文字描述。图例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路方芳;齐一聪;;探究博洛尼亚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对中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2 朱练平;欧飞兵;程树武;;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简介[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年03期

3 叶万松;;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关系的哲学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李超;张兵;;“丽江模式”缺陷的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琪;文化线路下明清沿海卫所聚落构成体系与价值评估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2 单超;北京与罗马:世界文化遗产的特征及比较[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3 袁方;基于“真实性”原则下的历史街区肌理、材料、色彩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赵刚;遗产保护背景下的鼓浪屿商业发展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5 吴琼;文物古建筑群整体保护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6 姜成学;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镇雪锋;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整体性保护方法[D];同济大学;2007年

8 潘夏宁;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评价[D];广西大学;2006年

9 钟行明;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吴美萍;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0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590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8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