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生态文化与雕塑艺术的共生与互融

发布时间:2020-09-24 17:13
   艺术离不开生活。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也常常是取自生活故事中的原型,雕塑艺术也是如此。我们处在世俗的生活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冷暖万象都是我们可以信手拈来的创作题材。生态问题在当代已和人类的发展紧密相关。生态雕塑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它与古典雕塑有着巨大的差别,它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和一个雕塑流派,更是一种在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层面生长出来的生态理念发生共振的思想方式,体现了生态文化与雕塑艺术的共生、互融与共享。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疏缓压力、伸展生命的空间。人们渴望生存环境的改善与心灵的关照,其关键是能否建构携带着时代文化信息、重返自然的人类景观。当雕塑对所有有形资源加以合理利用,甚或将生态污染垃圾转换成敞开的、通透的铺在大地上的巨型生态雕塑作品。在那里,我们可以去深切地感受大自然的呼吸,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成为体现人文关怀并充分体现民意的景观本身,而公众又能真正融入其中时,人,雕塑,景观的距离将完全消失。
【学位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典;现代生态文化思潮评介[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2 任永堂;;论生态文化形成的必然性和形成机制[J];学术交流;1993年06期

3 李春泰;生态文化与现代化[J];求是学刊;1995年02期

4 林言;;弘扬生态文化 共建美丽家园——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第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在新昌召开[J];浙江林业;2014年04期

5 余谋昌;森林与生态文化[J];生态文化;2003年04期

6 陈景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繁荣社会主义生态文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吴晓军;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为了复兴的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柴毅龙;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9 孟庆国;格·孟和;;和谐是游牧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宗常;;建设广西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散论[A];2012年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2年

2 姜春云;;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在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开幕式上致辞[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如松;;序[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孙家驹;;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市场建设[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杨索;崔明昆;周晓红;;生计变迁对民族生态文化的影响——以新平县嘎洒镇大槟榔园为例[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格·孟和;;论游牧生态文化的和谐内涵及其意义[A];中国少数民族和谐思想研究[C];2005年

7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仁钦道尔吉;;生态文化视阈中的“草原文学”——谈新世纪“草原文学”之一种可能[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10 维克托·希科尼纳;;在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上的致辞[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定坤;保护生态是我们永远的责任[N];恩施日报;2007年

2 周鸿;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3 黄铁明 邋陈伟刚;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N];广西日报;2007年

4 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 洪佩怀;解读生态文化体系建设[N];天津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渊邋商棠 通讯员 继忠 彦灵 英华;生态文化游扮靓易县农村[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6 记者 周琴;首届中国生态文化博览会将在昆明举办[N];江南游报;2008年

7 刘毅;贾庆林信贺生态文化协会成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记者韩立;省市县政协委员视察调研广府生态文化园区建设[N];邯郸日报;2009年

9 驻山西记者杨渊 通汛员石婉茹;山西大寨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王大力 本报记者 宁旭;生态让北镇更美好[N];辽宁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景杰;区域生态认证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王福昌;生态·社会·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喜淑;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庆顺;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张贺楠;中国当代生态小说时间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冰梅;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秦东钦;基于生态城市构建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昆;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保伟;生态文化当代生成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会勤;生态文化自觉探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俊利;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温惠淇;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满族生态文化传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6 高洋;纳西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梁锦;生态整体性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之发展[D];中南大学;2007年

8 刘爽;略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彭一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化[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胜平;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进展[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26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26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