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阳泉市采煤区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8 19:57
   阳泉市地处山西省的东部,为我国最大的无烟煤产地。长期的粗放式开采煤炭资源给阳泉地区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给这座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因此查明阳泉市采煤区地质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区评价,不但可为阳泉市采煤区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而且还有助于阳泉的自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及收集资料的统计分析,通过遥感解译结合现场调查,对阳泉市采煤区地质环境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基于GIS技术、粗糙集理论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等级划分、量化赋分、权重确定以及研究区地质环境的评价区划等进行了探讨,最终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做出了定量评价。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以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含水层破坏程度、地貌景观破坏程度、土地资源破坏程度等4项作为地质环境评价一级指标,并根据阳泉市采煤区的主要地质环境影响因素,选取地质灾害类型、采空比等20项作为二级评价指标;(2)选取阳泉市中西部地区的28座煤矿(盂县26座郊区2座)作为地质环境评价研究区,基于ArcGIS的水文分析功能按集水区将研究区划分为217个评价单元;并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InSAR技术处理得到的地面变形速率图,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制定了评价指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级划分与赋分标准;(3)将研究区地质环境评价等级划分为好、较好、较差、差4个等级,基于粗糙集理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质环境进行评价,完成了研究区的地质环境分区评价,并对各等级地质环境成因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4)基于研究区的评价结果,并考虑到煤矿矿权问题及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责任的落实,论文以煤矿的矿权界线再次划分单元,将煤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划分为较轻、较重、严重3个影响等级,并对阳泉市煤矿的地质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学位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D167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阳泉市


阳泉市采煤区地质环境评价技术路线图

交通图,阳泉市,交通图,地理位置


然地理理位置及交通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阳泉市北接忻州市,东邻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位于东经 112°54′ 114°40′,北纬 37°40′ 38°31宽 32-56km,南北长 80-106km,总面积 4452km2。阳泉市位于两座省会家庄之间,与北京相距 390km。阳泉市为山西省第二个拥有高铁动车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为晋东铁路枢纽,还有 32 条。路交通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干支交错,布局合理,307 国道、207 国道心向两县三区辐射的公路网。东去河北,西到太原,南到长治,北上五八达(图 2-1)。

阳泉市,地层


图 2-2 阳泉市及周边地形地貌图2.2.2 地层岩性1)主要地层阳泉市位于太行山中部西侧、沁水盆地东北部边缘。区域内地层主要为沉积形成整体较为平缓,倾向主要为南西。区域内二叠系、三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均有不同厚度的沉积,其它时代地层均缺失。岩层主要出露在阳泉市中部沟谷位置和西部山地区,从东向西依次出露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等地层地,其他区域有厚度不等的第四系、第三系松散堆积物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阳泉市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1)奥陶系:①中奥陶统上马家沟组(O2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高举;黄继超;吴东民;;基于斜坡单元划分法的汝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5年01期

2 胡展奋;高勤荣;;血色黑洞 山西煤炭采空区现状调查[J];新民周刊;2011年43期

3 尚慧;倪万魁;程花;;斜坡单元划分在彭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3期

4 阚俊峰;汪云甲;秦臻;刘光梦;王允;;ArcGIS在采煤塌陷区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11年02期

5 何芳;徐友宁;乔冈;刘瑞平;;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区域分布特征[J];中国地质;2010年05期

6 王海庆;;基于GIS和RS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比选[J];国土资源遥感;2010年03期

7 孟伟庆;李洪远;鞠美庭;马春;邵超峰;常华;;欧洲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05期

8 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质通报;2008年08期

9 郭芳芳;杨农;孟晖;张岳桥;叶宝莹;;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分析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08年01期

10 李凤海;;基于GIS的矿区生态环境评价[J];金属矿山;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振琪;赵艳玲;王凤娇;;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与展望[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滕德宾;巨野特大型煤田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勇;安徽省某矿区地质环境评价及治理方案设计[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2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32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