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鄱阳湖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时空动态和栖息地选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09 01:26
   鄱阳湖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的一处重要的水鸟栖息地,同时也是小天鹅在中国的主要越冬场所。本研究收集了2015-2018年鄱阳湖星子水文站的水位数据,分析了鄱阳湖水位波动趋势。同时,在2015-2018年冬季采用地面同步调查法对鄱阳湖小天鹅种群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水位波动对鄱阳湖小天鹅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2015-2018年小天鹅种群数量呈显著下降(R~2=0.907,P=0.048),从2015年的65896只下降到2018的12710只。2015-2018年冬季小天鹅种群数量和12月与次年1月平均水位差值呈显著正相关(r=0.987,P=0.013)。2015-2017年小天鹅种群数量和调查当月平均水位呈显著正相关(r=1.000,P=0.009)。每年冬季小天鹅在鄱阳湖呈聚集型空间分布格局,但并不稳定,小天鹅在各湖泊来回迁飞,水位的波动使得各湖泊能够不断为小天鹅提供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系统覆盖了小天鹅主要的越冬湖泊,65.57±19.25%的小天鹅分布在保护区内。利用3S技术对鄱阳湖区湿地景观进行分类,分析水位波动对湿地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波动,鄱阳湖区湿地景观格局发生巨大改变。草洲和泥滩随着水位的下降而增多(草洲:r=-0.752,P=0.002;泥滩:r=-0.877,P=0.051),水体随着水位的下降而急剧减少(r=0.972,P=0.000)。地势较高,地形复杂的西部和南部湖区,湿地景观随水位的波动变化较为缓慢,而地势较低,地形平缓的东部和北部湖区湿地景观随水位的波动变化较为剧烈。同时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小天鹅进行了跟踪,得到小天鹅的活动位点,通过分析小天鹅活动位点在栖息地不同景观和湖底高程的分布,探究水位波动对小天鹅生境选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水位条件下,小天鹅对水体偏好程度较高,水位越低,越偏好水体景观,但并没有显著相关性(r=-0.789,P=0.211)。在7.59 m水位条件下,87.38%的小天鹅活动位点分布在水体景观中。在西部和南部湖区,小天鹅偏好13-15.9 m湖底高程区间,随着水位的下降,小天鹅活动位点的湖底高程也降低,往湖中心移动。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Q958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鄱阳湖鸟类研究进展
    1.2 水位波动对水鸟的影响
    1.3 3S技术在鄱阳湖水鸟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
    1.4 小天鹅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气候概况
    2.3 生物资源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小天鹅种群调查和数据处理
    3.2 水位、数字高程数据的获取
    3.3 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3.4 小天鹅野外活动位点和对照样点的获取和分析
    3.5 其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2015-2018 年鄱阳湖水位波动
    4.2 2015-2018 年小天鹅的时空动态
        4.2.1 小天鹅的种群动态
        4.2.2 小天鹅的空间分布格局
    4.3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栖息地选择的影响
        4.3.1 水位波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3.2 小天鹅对栖息地的景观选择
        4.3.3 小天鹅对栖息地的湖底高程选择
5 讨论
    5.1 鄱阳湖水位波动
    5.2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时空动态的影响
        5.2.1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种群动态的影响
        5.2.2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空间分布的影响
    5.3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栖息地选择的影响
        5.3.1 水位波动对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5.3.2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景观选择的影响
        5.3.3 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湖底高程选择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玉昌;;行为生态学(十六):栖息地选择(1)[J];生态学杂志;1987年04期

2 尚玉昌;;行为生态学(十七):栖息地选择(2)[J];生态学杂志;1987年06期

3 韩婉诗;王德良;;湖南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白鹇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化[J];林业科学;2017年08期

4 李凤山;贵州草海越冬黑颈鹤觅食栖息地选择的初步研究[J];生物多样性;1999年04期

5 战永佳;陈卫;李玉华;吴秀山;张金国;胡东;;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灰鹤觅食栖息地选择研究[J];四川动物;2011年05期

6 史海涛,郑光美;红腹角雉取食栖息地选择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1999年02期

7 地拉娜·艾力肯;阿尔根·哈地尔;戴昆;;子午沙鼠的微栖息地选择特征及其对采食行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8 樊文颖,邢小军,邹晓林;遗鸥栖息地选择及其保护对策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3年04期

9 李彤,刘培琦,姜岚;棕背(鼠平)、红背(鼠平)栖息地选择的研究[J];兽类学报;1991年01期

10 史海涛,郑光美,蒋鸿,吴至康;红腹角雉栖息地选择的研究[J];动物学报;199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华;李义明;;牛蛙的栖息地选择[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闫永峰;刘遒发;朱杰;王留臣;;高山雪鸡育雏期栖息地选择研究[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殷宝法;魏万红;刘宇庆;朱峰;;狗獾的栖息地选择初探[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林柳;冯利民;赵怀东;张立;罗爱东;郭贤明;赵建伟;;勐养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亚洲象的栖息地选择及分布现状[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林柳;冯利民;罗爱东;郭贤明;赵建伟;刀剑红;张立;;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亚洲象栖息地选择及活动范围变化[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鲍毅新;郑祥;葛宝明;郑荣泉;;黑麂栖息地选择的季节性变化[A];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熊李虎;陆健健;童春富;何文珊;;栖木在越冬红隼(Falco tinnunculus)的觅食地与捕食方式选择中的作用[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殷守敬;马鸣;徐峰;Andrew Dixon;Dimitar Ragyov;;棕尾漘栖息地选择及繁殖生态学研究[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楼瑛强;洪阳;田俊华;常海忠;孙悦华;;甘肃莲花山血雉春夏季栖息地选择[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姚红艳;Geoffrey Davison;王楠;丁长青;王勇;;雪鹑栖息地选择及与藏雪鸡栖息地的比较[A];2017年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天飙;大沙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栖息地选择及种群动态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2 焦盛武;白头鹤在中国迁徙路线上的栖息地选择和觅食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万冬梅;大鸨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与濒危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友邦;广西黑叶猴分布数量和行为生态学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亮;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獾类物种野外空间行为生态学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振华;鄱阳湖水位波动对小天鹅时空动态和栖息地选择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黄超;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雪豹栖息地适宜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3 王筠;人为干扰对松嫩平原丹顶鹤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崔洪涛;贵州省4个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栖息地质量评估[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5 蔡卓岐;基于遥感的水禽栖息地适宜性监测[D];内蒙古大学;2018年

6 汪伟;微栖息地营造方法在城市动物园鸟类展区设计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8年

7 张诗行;水鸟栖息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8 阙品甲;高原山鹑的栖息地选择与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马继飞;浙西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梅花鹿对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海娟;影响高原鼠兔栖息地选择的生态因子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3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33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1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