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地被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08:38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物物种锐减等生态问题。地被植物作为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善环境质量、调节气候、降温、降低噪音、保持水土、提高生物多样性。然而在植物造景中,地被植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园林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群落结构单一、生态性不稳定、盲目追求新颖而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本土野生地被植物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园林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储备丰富的知识而导致地被植物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对城市地被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具有必要性。本研究以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设计场地,概括出城市地被植物景观营建的设计要点。研究内容和结论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对地被植物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相关优秀案例进行分析,为地被植物景观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国内外关于地被植物的研究集中于资源调查、引种筛选、适应性和园林应用价值等方面,而国内缺少城市地被植物的景观价值的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总结地被植物的概念、分类、特点、功能及园林应用的相关理论。结合纽约高线公园、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和夏洛克花园优秀地被植物景观案例,总结地被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即追求地被植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地被植物的设计应结合人们的活动、运用地被植物灵活划分空间。第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野生地被植物的认知及偏好。结果表明,人们对野生地被植物的关注度不够且缺乏了解。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设计建议,即增加地被植物的种类、地被植物的设计应结合其他园林要素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们进行必要的科普教育、加强地被植物的管理。第三,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设计区域进行地被植物景观设计实践。结合上述三部分理论提出地被植物的设计策略,即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配置原则、种植形式、应用形式、与其他园林要素的搭配及管理等。在充分发挥地被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基础上,结合人们的游憩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地被植物景观。综上所述,通过总结地被植物应用的相关理论和设计实践尝试,以期为今后城市地被植物景观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同时希望地被植物能够得到大力推广,起到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4.14
【部分图文】:

公园,高线,纽约,图片


物的耐寒性、抗旱性。设计师将植物与铺装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巧妙结合,不仅柔化僵硬的边界,也保证了地被植物的自然生长。场地内随处可见座椅,为繁忙的都市生活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图3-1)。图 3-1 纽约高线公园(图片来自网络)Fig. 3-1 High Line Park (the pictures from the network)3.2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占地250hm2,是为2012年夏季奥运会国际化的游客休闲度假目的地而落成的公园,在奥运会之后成为为市民服务的公园。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成功设计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人们前来观光游览。公园的地被植物景观由詹姆斯·希契莫夫(James Hitchmough)和奈杰尔·邓内特(Nigel Dunnett)教授所设计。地被植物景观的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整个场地种植设计中(詹姆斯·希契莫夫和奈杰尔·邓内特 2012)。植物种类除了选择乡土种,某些适宜于场地的外来种也会加以考虑,其中对一些具有文化蕴含的植物尤为感兴趣。种植设计追求多种类的植物群落,以获得更为长久的花期展示。

奥林匹克公园,伦敦,图片,地被植物


图 3-2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图片来自网络)Fig. 3-2 London Olympic Park (the pictures from the network)3.3 夏洛特花园夏洛特花园位于丹麦哥本哈根,花园中配置粗放管理的植物营建景观,主要采用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等。花园的最大特点是植物的形态得到充分的展示,且随着一年气候的变化,地被植物的动态美同样得到展示(斯蒂格·L·安德森和申申 2007)。花园空间变化由植物材料围合实现,在不同形状的地块上种植不同品种的地被植物,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不同品种的地被植物株高不同,能够形成或私密,或开敞的空间。

花园,图片,地被植物


图 3-2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图片来自网络)Fig. 3-2 London Olympic Park (the pictures from the network)3.3 夏洛特花园夏洛特花园位于丹麦哥本哈根,花园中配置粗放管理的植物营建景观,主要采用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等。花园的最大特点是植物的形态得到充分的展示,且随着一年气候的变化,地被植物的动态美同样得到展示(斯蒂格·L·安德森和申申 2007)。花园空间变化由植物材料围合实现,在不同形状的地块上种植不同品种的地被植物,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不同品种的地被植物株高不同,能够形成或私密,或开敞的空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薄伟;王松;付宝春;秦国杰;康红梅;武敏;王君;刘琛彬;;山西大同城区观赏地被植物应用调查与评价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9年07期

2 徐宁;;地被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年02期

3 任高;;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年06期

4 张洁;;耐阴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年04期

5 肖婧;;永定河公园乡土草本地被植物调查与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8年04期

6 曹涤环;刘静;;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林业与生态;2018年05期

7 ;乡土地被植物成北京绿化主力[J];园林科技;2018年02期

8 刘宏;张崇宝;;探索回归自然的草本地被植物应用——长春市节约型草地建设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05期

9 杜丹;王晓畅;邹能松;;赣州市乡土地被植物研究现状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6年24期

10 时伟;周锋;;龙潭公园地被植物评价方法研究[J];国土绿化;201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武昌;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和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cia Cav.)抗旱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侯碧清;株洲市城市植物造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佳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地被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刘忆文;4种地被植物的耐荫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3 周秉尧;广州公园绿地板根区地被植物营建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张晓宇;呼和浩特市地被植物应用调查与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5 王鹤;赤峰地区野生地被资源及园林应用潜力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6 王文和;地被植物容纳落叶能力提升改造与设计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7年

7 李运玲;武汉市新优观赏地被植物的筛选及推广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孙玭;不同光胁迫对两种地被植物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玮宏;大庆地区三种地被植物的引种及抗旱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10 张向荣;铝胁迫对3种地被植物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6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36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3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