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景区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危险性评价
【学位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64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1.2.2 景区危岩体危险性分析方法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丹霞山景区地质条件
2.1 地理位置及气候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3.1 伞洞组(K1s)
2.3.2 马梓坪组(K1m)
2.3.3 长坝组(K2c)
2.3.4 丹霞组(K2d)
2.4 地质构造及地震
2.5 工程活动
3 丹霞山景区危岩体发育特点
3.1 丹霞山景区危岩发育概况
3.1.1 长老峰-卧龙岗区危岩发育概况
3.1.2 阳元山-通泰桥景区危岩发育概况
3.1.3 牛鼻村区危发育概况
3.1.4 巴寨景区危岩发育概况
3.2 丹霞山景区危岩体发育特征
3.2.1 形态与规模特征
3.2.2 结构面发育特征
3.2.3 发育地层特征
3.2.4 变形破坏模式特征
3.3 丹霞山景区危岩成因分析
3.3.1 危岩形成内在因素分析
3.3.2 危岩形成外在因素分析
3.3.3 危岩主要成因分析
4 危岩体稳定性分析
4.1 计算参数选取
4.1.1 现场试验及取样
4.1.2 岩体物理力学试验
4.1.3 岩体及结构面参数取值
4.2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方法
4.2.1 滑塌式危岩体计算方法
4.2.2 倾倒式危岩体计算方法
4.2.3 坠落式危岩体计算方法
4.3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4.3.1 滑塌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4.3.2 倾倒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4.3.3 坠落式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4.4 小结
5 危岩体危险性评价及治理措施建议
5.1 危岩体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5.1.1 危岩体不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5.1.2 危岩体破坏性影响因素分析
5.1.3 危岩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2 评价方法
5.2.1 各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5.2.2 危险性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5.3 景观危岩体危险性评价
5.4 治理措施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自滔;陈万勇;刘政;;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企业技术开发;2019年05期
2 孙智慧;唐勇;刘涛;;危岩破坏后的运动计算浅析[J];内江科技;2017年12期
3 龙正谭;邰胜鹏;;贵州省镇远三中崩塌危岩体成因及防治浅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年02期
4 范秋雁;李拓;吴福;;危岩两种新模型稳定性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7年12期
5 范秋雁;陆明;吴福;;危岩研究新进展[J];西部探矿工程;2017年12期
6 王嘉昆;;廖家岩危岩体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四川地质学报;2015年04期
7 乐琪浪;蔡玲玲;王洪德;高幼龙;金枭豪;张仲林;;三峡库区望霞危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综合监测与险情预报[J];现代地质;2014年05期
8 刘宝臣;潘宗源;郑金;;桂林市喀斯特危岩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01期
9 姚一江;危岩崩塌的形成条件、类型及防治原则[J];铁道建筑;1989年10期
10 许立;胡卸文;;汶马高速克枯大桥危岩发育特征及破坏模式[J];四川地质学报;201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卫华;高陡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运动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贾艳昌;基于动力特征参数的边坡危岩块体稳定性模型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3 贺咏梅;高陡岩质斜坡崩落岩体运动参数、击浪高度及其对工程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永才;云台山景区危岩体、边坡风险性评价及预警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磊;山区城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哲;丹霞山景区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危险性评价[D];东华理工大学;2019年
2 钱进;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集镇危岩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治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3 秦鑫;危岩三维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4 廖方;类砌体结构型危岩座溃解体力学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5 余平;南江县毛地坡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6 荆翔;基于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的危岩体调查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7 朱海雄;危岩体表面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8年
8 孔伟;郑万铁路宜万段边坡危岩变形破坏及落石运动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9 李俊男;三峡库区望霞危岩破坏与解体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
10 刘峻松;西藏街需水电站左坝肩特大型危岩体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7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37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