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朝中期“三唐诗人”汉诗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23:41
“三唐诗人”是朝鲜古典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团体,他们的汉诗创作在朝鲜中世纪汉诗诗坛由宗宋到学唐的历史性转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三唐诗人”诗歌创作的研究,对探讨朝鲜中世纪诗歌文学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唐诗之间的关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三唐诗人”汉诗文学及其文学史上的地位,先考察朝鲜朝前半期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接着着重阐述和分析“三唐诗人”的汉诗创作及其思想艺术成果,然后力求对“三唐诗人”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提出应把“三唐诗人”重新界定为“学唐派”。全文由六个章节所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先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与意义,接着综述了国内外学界对“三唐诗人”诗歌的研究现状,然后说明了本文所用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作为背景研究,先展示了朝鲜前半期的历史状况和社会文化发展面貌,然后着重阐述“三唐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活动,指出在充满了激烈的新旧之争的时代,“三唐诗人”相似的人生经历和类似的思想文学追求,使他们结成一个文学团体,形成了学唐的诗派。第三章为“三唐诗人”诗歌的内容分析。按题材分为自然诗,咏怀诗,怀古诗,脱俗诗,对“三唐诗人”诗歌文学进行内容研究。通过自然诗可以看出他们因怀才不遇而游玩山水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欣赏自然之美,传达了他们对自然审美的观点;咏怀诗中慨叹人生忧患,或描绘交友与友情,或抒写高远理想,是他们丰富的情感色彩的世界、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人格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折射出他们一生坎坷的心路历程和曲折的人生之旅;怀古诗通过用事历史事件和典故抒写了对时代环境和个人身世相互矛盾的不遇意识及情感表达;脱俗诗中为了超越现实,摆脱困境,写文人与僧入交往、佛院道观、田园风光,以山寺、花草、林木入题,希求脱俗的清幽静穆,在对自然景物的绘形刻画之中,抒发了隐逸意旨。第四章论述了“三唐诗人”诗歌的创作特征和文学风格特点。“三唐诗人”运用“用事”、绘画性、象征等手法,不仅丰富了意象的内涵,并寄寓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将自己的内心情怀通过典故,情景互相交融,意象渲染表达出了“三唐诗人”诗歌所追求的生命意义。“三唐诗人”的诗歌风格特点,孤竹为“清劲,清新,清麗,清切”;玉峯为“清新,古淡”;荪谷为“清新,雅麗,艶”。第五章论述了“三唐诗人”诗歌在诗语表现、修辞手法、诗体格律等方面所体现的“学唐”倾向。第六章阐述了对“三唐诗人”的综合性评价,认为他们在真正意义上开拓了学唐潮流,应当把他们重新界定为“学唐派”诗人。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I312.07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A (攻读学位期巧发表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38444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I312.07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A (攻读学位期巧发表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岳秋菊;张京青;;“三唐诗人”诗歌艺术特色论析[J];理论学刊;2009年10期
2 杨会敏;;朝鲜朝诗人李达诗歌之论析——兼与杜甫等人诗歌之比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李受映;;韩国古代诗歌的大唐影响——杜甫与李达诗中的“马”意象[J];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朴相福;朝鲜朝中期“三唐诗人”汉诗文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李受映;杜甫对韩国三唐诗人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婷;李达汉诗的唐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张海燕;许兰雪轩诗文学的女性意识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8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3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