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路理论的雅长兰科自然保护区视频监控点选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08:20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议题,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就地保护珍贵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建设自然保护区时间较晚,而且长期以来采取“抢救式保护”的策略,注重数量和面积的扩增,管理质量却一直处于落后水平,无法有效杜绝保护区内耕种、畜牧、偷采、盗猎、旅游、采矿等人为活动。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监控保护区成为提高管理效力的途径之一。现阶段自然保护区内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预警火灾、监测物种资源、监控人为活动,其中预警火灾是最为成熟且广泛的应用,而在近几年才开始有学者提出将其用于监控物种资源和人为活动。限制自然保护区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成本,如何在有限成本下布控具有效力的视频监控网络,本质上是监控点的优化选址问题。目前的研究中,以监控人为活动为目的的视频监控点选址存在理论支撑不足,缺少科学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以防范偷采者为目的的视频监控点选址研究,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用技术手段保护动植物资源。本文借鉴集合覆盖模型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一款自然保护区最优化视频监控点选址模型,同时借助GIS技术辅助选址建模。本研究的创...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景观的图论数据结构(宋利利和秦明周,2016)
)两个节点之间的电流阻抗。个途径。测度图论中两个节点或者栅格中像元之间隔离程度的指标,节点或像元之路径增加会减小有效电阻。( ),emens)有效电阻的倒数,网络中两个导体间传输电流的强弱程度。测度图论中两个节点或者栅格中两个像间连接度的指标,节点或像元之间的可用增加会增大可用电导。rrent( ),ere)电路中节点或者电导的电荷移动。用于预测随机游走者通过相应图形节点段的预期净移动概率。ltage( ),电路中两个节点之间的电势差。 用于预测随机游走者从图中的任一点移另一给定点的概率。样,电路是由电阻器(传导电流的电子元件)连接的节点网络,将其转景观中的概念进行对比,见图 2- 2。左侧三幅图(A, B, C)代表着景观点连接,每个边赋权重 1,传统最短路径或者测地距离 d 在这三种情的,均为 2。右侧三幅模拟电路图(D, E, F)中,将左侧的边均替换为三种图代表三种连接方式,假设两个相邻之间的节点之间的电阻R为F 中节点 a 和 b 之间的有效电阻 分别为 2,1,2/3。这表明随着节点之路的增加,节点之间的有效电阻减少了。
图 2- 3 景观栅格结构转换电路理论 (McRae et al., 2008)在本研究中,出发点位置即为电源点,目的点位置即为接地点,出发点到目的点之间均形成一条回路。以图 2- 4 为例进行解释,0 为电源点,4 为接地点,每个节点(1,2,3)均有一定的电阻。假设给每个电阻器分配了 1ohm 的电阻,在电源点输入 1A 的电流,电流表示每个分支的预期净移动数量,以及每个节点的预期流逝数量,如图 2-5。假设偷采者从出发点 0 节点行走,景观斑块对行走形成阻力使偷采者以一定的概率流逝,预期成功到 4 节点的概率为 0.9332(相当于933.2mA)。由此,就可以用电流量衡量偷采者的相对移动概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会泽县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现状探讨[J]. 张文芳,应红涛. 绿色科技. 2018(24)
[2]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羚牛和水鹿[J]. 刘明冲,唐卓,管晓,施小刚,王鹏彦. 林业科技通讯. 2019(03)
[3]基于MSPA和电路理论的郑汴都市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研究[J]. 史学民,秦明周,李斌,李仓宇,宋利利.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4]基于最小费用路径(LCP)的偷采者路线模拟与防范——以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张钦,张昆. 林业调查规划. 2018(05)
[5]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成效评估[J]. 徐吉洪,郑进烜,余昌元,华朝朗,王勇. 林业调查规划. 2018(05)
[6]基于电路理论的南京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格局优化[J]. 刘佳,尹海伟,孔繁花,李沐寒. 生态学报. 2018(12)
[7]基于电路理论的滇金丝猴生境景观连通性分析[J]. 李慧,李丽,吴巩胜,周跃,李雯雯,梅泽文. 生态学报. 2018(06)
[8]森林数字预警管护系统构建兴隆山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J]. 段艳艳. 甘肃林业. 2017(06)
[9]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监控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入区人为活动初探[J]. 崔晓锋,吴炎,张波. 山东林业科技. 2017(05)
[10]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在保护森林资源中的应用设想——以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李顺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17(08)
本文编号:3269286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景观的图论数据结构(宋利利和秦明周,2016)
)两个节点之间的电流阻抗。个途径。测度图论中两个节点或者栅格中像元之间隔离程度的指标,节点或像元之路径增加会减小有效电阻。( ),emens)有效电阻的倒数,网络中两个导体间传输电流的强弱程度。测度图论中两个节点或者栅格中两个像间连接度的指标,节点或像元之间的可用增加会增大可用电导。rrent( ),ere)电路中节点或者电导的电荷移动。用于预测随机游走者通过相应图形节点段的预期净移动概率。ltage( ),电路中两个节点之间的电势差。 用于预测随机游走者从图中的任一点移另一给定点的概率。样,电路是由电阻器(传导电流的电子元件)连接的节点网络,将其转景观中的概念进行对比,见图 2- 2。左侧三幅图(A, B, C)代表着景观点连接,每个边赋权重 1,传统最短路径或者测地距离 d 在这三种情的,均为 2。右侧三幅模拟电路图(D, E, F)中,将左侧的边均替换为三种图代表三种连接方式,假设两个相邻之间的节点之间的电阻R为F 中节点 a 和 b 之间的有效电阻 分别为 2,1,2/3。这表明随着节点之路的增加,节点之间的有效电阻减少了。
图 2- 3 景观栅格结构转换电路理论 (McRae et al., 2008)在本研究中,出发点位置即为电源点,目的点位置即为接地点,出发点到目的点之间均形成一条回路。以图 2- 4 为例进行解释,0 为电源点,4 为接地点,每个节点(1,2,3)均有一定的电阻。假设给每个电阻器分配了 1ohm 的电阻,在电源点输入 1A 的电流,电流表示每个分支的预期净移动数量,以及每个节点的预期流逝数量,如图 2-5。假设偷采者从出发点 0 节点行走,景观斑块对行走形成阻力使偷采者以一定的概率流逝,预期成功到 4 节点的概率为 0.9332(相当于933.2mA)。由此,就可以用电流量衡量偷采者的相对移动概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会泽县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现状探讨[J]. 张文芳,应红涛. 绿色科技. 2018(24)
[2]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观察卧龙自然保护区的羚牛和水鹿[J]. 刘明冲,唐卓,管晓,施小刚,王鹏彦. 林业科技通讯. 2019(03)
[3]基于MSPA和电路理论的郑汴都市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研究[J]. 史学民,秦明周,李斌,李仓宇,宋利利.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4]基于最小费用路径(LCP)的偷采者路线模拟与防范——以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张钦,张昆. 林业调查规划. 2018(05)
[5]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成效评估[J]. 徐吉洪,郑进烜,余昌元,华朝朗,王勇. 林业调查规划. 2018(05)
[6]基于电路理论的南京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格局优化[J]. 刘佳,尹海伟,孔繁花,李沐寒. 生态学报. 2018(12)
[7]基于电路理论的滇金丝猴生境景观连通性分析[J]. 李慧,李丽,吴巩胜,周跃,李雯雯,梅泽文. 生态学报. 2018(06)
[8]森林数字预警管护系统构建兴隆山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J]. 段艳艳. 甘肃林业. 2017(06)
[9]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监控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入区人为活动初探[J]. 崔晓锋,吴炎,张波. 山东林业科技. 2017(05)
[10]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信息系统在保护森林资源中的应用设想——以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李顺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17(08)
本文编号:3269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69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