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高效复合处理剂的微观结构及其去除景观水体氮磷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08 15:40
  通过电镜扫描、能谱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蓬莱镇组紫色母岩(J3p)及聚合硫酸铁(PFS)复合处理剂(J3p+PFS)的结构形态;通过分析J3p对总氮、总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以及系统Zeta电位、分形维数、叶绿素a的变化,探索了复合处理剂去除总氮、总磷的机制。结果表明:电镜扫描及能谱分析发现J3p与PFS复合后具有更大的团粒结构,表面更加蓬松,且元素构造大致与J3p一致,但金属元素含量有所改变。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J3p与PFS复合后内部物质成分及功能基团均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以羟基桥联的铁的多聚物。J3p对水体总氮的吸附作用是单层分子吸附以及表面吸附,对总磷的吸附作用主要是单层分子吸附;PFS对水体氮磷的絮凝机制是电性中和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发现J3p+PFS结合了PFS的电性中和作用及J3p的吸附作用优势,可实现对景观水体总氮及总磷的快速、高效去除。处理3h后,J3p+PFS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3.53%及86.48%。 

【文章来源】:土壤学报. 2020,57(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高效复合处理剂的微观结构及其去除景观水体氮磷的机制


J3p、PFS及J3p与PFS复合后的电镜扫描图

红外光谱图,红外光谱图,母岩,吸附等温曲线


图4为J3p母岩处理下水体TN、TP的吸附等温曲线图。由图可知,在低浓度阶段(0~20 mg·L–1),J3p对TN、TP的吸附量均随溶液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当浓度进一步增大时(20~50 mg·L–1),TN、TP在J3p上的吸附逐渐趋于平衡。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对J3p在298 K温度下反应平衡后的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发现J3p母岩对TN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TP的吸附较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图3 J3p、PFS及J3p与PFS复合后的X-射线衍射图

衍射图,衍射图,射线,水质指标


J3p、PFS及J3p与PFS复合后的X-射线衍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絮凝剂的吸附性能[J]. 傅明连,郑君龙,薛丽贞.  环境工程学报. 2016(11)
[2]紫色母岩覆盖层控制底泥磷释放的效果及机制[J]. 黄雪娇,石纹豪,倪九派,李振轮.  环境科学. 2016(10)
[3]磁性壳聚糖/膨润土复合吸附剂吸附Cu2+[J]. 施周,刘立山,杨秀贞,邓林.  环境工程学报. 2015(12)
[4]氧化铁改性砂联合生物预处理对氨氮的吸附特性[J]. 李冬梅,林洁漫,李子亚,林显增,刘贝,黄明珠,梅胜.  环境工程学报. 2015(12)
[5]不同紫色母岩对景观水体氮磷及有机物去除的影响[J]. 黄雪娇,刘晓晨,李振轮,石纹豪,杨珊.  环境科学. 2015(05)
[6]太湖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J]. 王震,邹华,杨桂军,张虎军,庄严.  湖泊科学. 2014(04)
[7]三种常见混凝机理为主导条件下絮体特性研究[J]. 邬艳,杨艳玲,李星,周志伟,王伟强,苏兆阳.  中国环境科学. 2014(01)
[8]序批式工艺制备生物聚合硫酸铁混凝剂[J]. 任丹,刘海宁,关晓辉,张凯松.  环境工程学报. 2012(07)
[9]聚磷硫酸铁的形貌结构与絮凝机理[J]. 郑怀礼,张会琴,蒋绍阶,李方,焦世珺,房慧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05)
[10]磁性絮凝剂的制备、表征及其絮凝性能研究[J]. 徐灏龙,王长智,章一丹.  给水排水. 2009(S2)

硕士论文
[1]粉煤灰制备聚硅酸铁铝混凝剂及其混凝絮体的仿真模拟研究[D]. 周玉兴.济南大学 2014
[2]新生态三价铁混凝处理松花江水的效果与机理研究[D]. 杨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1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71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